大学生生活费一星期给还是一个月给好
其实在大学中生活费是一星期给还是一个月给,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究竟选择一星期给还是一个月给,还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就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案。
一、花费金钱方式根据不同的花费习惯,不同人花费进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大手大脚型和精打细算型。对于大手大脚型来讲,生活费到手多少钱,他们就会花多少钱。基本上不会考虑存钱的问题,因此可能会过上后半月就吃土的生活。这一类型的人基本上就是需要生活费一星期一给。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对于精打细算型来讲,他们可能都会在每天对自己的花销进行一个记账,来明确自己花费了多少,以及所剩的生活费具体有多少。他们自己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在整个月中是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因此他们就可以生活费一月一给。二、金钱支配能力金钱支配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将钱花到必要的地方,可以将生活费合理的利用,可以称之为理财。如果一个人他的支配能力比较强的话,肯定不会干出因为疯狂购物而导致最后的饭费都需要找别人借钱的事情。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在买东西的时候,什么是必要品,什么是非必要品。因此他们就可以生活费一月一给。另外要想锻炼孩子对于金钱的支配能力的话,也可以将他们的生活费一月一给来进行。
三、金钱看重程度这里的金钱看重情况,并不是指某人是否视财如命的样子,而是更加侧重于某人是否会因为想省两三块钱而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比如说有些生活费一星期一给的人,在网购的时候,一定要货比好几家才可以决定在哪购买。与其这样的情况,倒不如说直接放宽生活费给定的时间。等到他的生活费到达一定的数值之后,也许才不会做这类无意义的事。
四、家人联系情况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星期一给和一月一给生活费的主要区别可能在于,前者会和家里打四次电话,而后者只打一次。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平时和家里人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费可以一月一给。但是平时和家里人不联系,只是为了要生活费而打电话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费是可以一星期一给。这样其实也可以更好地让家长和学生之间构成一个很好的联系。
五、焦虑感受程度其实对于这个焦虑感受程度主要是针对的,每次给生活费的数额。以一个月生活费1500为例,一星期一给是每次给大约400左右,一月一给是每次直接给1500。要知道400和1500拿到手的感觉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人通常在大约有100元左右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种焦虑的感受,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没有钱了。长期因此焦虑的话,可能对于这个学生的心理会有一些影响。
六、突发状况因素任何时候都可能有意外发生,如果学生在急缺钱的时候,同时联系不上家里人的话,他的心里肯定会非常的着急。并且对于自己生活费的获得状况会有一定的埋怨。一星期一给给生活费,对于突发情况的发生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不能给学生足够的生活费来度过这个突发事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