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建筑专业 > 古代戏台子怎么写

古代戏台子怎么写

发表时间:2024-07-22 12:15:50 来源:网友投稿

戏台从其木结构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上面则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对需要开间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

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戏台上,两侧后部三分之一处,设辅柱一根,柱后砌山墙与后墙相连,两辅柱间可设帐额,把舞台区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两边无山墙,可三面观看。这类戏台在山西稷山县马村金墓和侯马金墓中的戏台模型中可为佐证。

至于前后台分割的帐幕,在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的元代壁画中可以看到。

但这种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后期的东羊、曹公戏台上发生了变化,将两面山墙全部砌起,而观众也就从三面观看变成一面观看了。

这种构造方式在明清以后的戏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袭,只是把前台台面加宽,台口分为三开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