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内摩擦角与摩擦角的换算
1、一般的摩擦系数等于摩擦角的正切值。
2、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滑动摩擦力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的。
3、摩擦系数主要是接触材料、界面粘染物或面润滑剂的一个特征,根据现代摩擦力理论,摩擦是接触表面原子之间的附着力引起的,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首先是凸起部分表面原子相当地接近形成原子键,其强度与固体内部使自己聚集在一起的原子键的强度相当。表面如果非常洁净、接触非常紧密,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会粘附得非常牢固,在发生明显滑动之前出现"接点增长",接点面积不断增大,直到整个几何接触面积成为巨大的接触点,这时摩擦力很大,甚至会超过正压力,摩擦系数可以等于、大于1,甚至更大。美国C ·基特尔等著的《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力学》上有一表格记载有:铜与铜静摩擦系数是1.6,橡皮与固体静摩擦系数是1.0 ~4.0 。以上均可表明摩擦系数可以等于或大于1。
有效内摩擦角与摩擦角的换算
有效内摩擦角与摩擦角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
摩擦角(也称为静摩擦角)是指两个接触物体表面之间,在不动或刚开始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间的比值。它是一个常数,与材料的性质以及两个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有效内摩擦角则是指在岩土工程中,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间的比值。它表征了土壤内部颗粒之间的摩擦行为。
有效内摩擦角与摩擦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公式得到,但具体的数值会受到土壤类型、颗粒形状和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有效内摩擦角会略小于摩擦角,因为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数据或者土壤力学性质参数来进行更准确的换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