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建筑专业 > 伸缩后浇带规范规定

伸缩后浇带规范规定

发表时间:2024-07-22 13:08:18 来源:网友投稿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伸缩后浇带规范规定

1.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2.2.3 条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 30~40m 设置道贯通顶板、底部(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缝)。

2.JGJ6-201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3.GB50010-2010(2015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