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基本要求的是( )。
不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基本要求的是()。
A、接近用水量最大的区域
B、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收集
C、不宜接近居住区
D、有良好的电力供应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第7.3.1条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要求:①在城市水系的下游并应符合供水水源防护要求;
②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③与城市规划居住、公共设施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④靠近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利用地段;
⑤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污水处理厂选址要求
《给排水手册》第五册中明确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应距离居民区300米以上。
污水处理厂是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符合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
一般分为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管道。有时为了回收循环利用废水资源,需要提高处理后出水水质时则需建设污水回用或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厂。
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有各种常用的或特殊的水处理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包括各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费用最省。设计时必须贯彻当前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政策。
因此从处理深度上,污水处理厂可能是一级、二级、三级或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设计包括各种不同处理的构筑物,附属建筑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设计并进行道路、绿化、管道综合、厂区给排水、污泥处置及处理系统管理自动化等设计,以保证污水处理厂达到处理效果稳定,满足设计要求,运行管理方便,技术先进,投资运行费用省等各种要求。
污水处理厂址的选定是城市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厂址的选择同城市和工业区排水管道的布置、处理后污水出路密切相关,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比较,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厂址必须位于给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镇、工业区和生活区位于河流附近,厂址必须在它们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并应同城镇、工业区、生活区以及农村居民点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宜太远,,以免增加管道的长度。
2、厂址应尽可能与处理后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农田)或受纳水体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高程布置的需要,节省能源和动力。
4、尽可能少占和不占农田,并考虑后续建设发展的可能性。
污水处理厂应该建在那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一个环保项目,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其自身也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而现实中由于项目准备不充分、资金不充足、施工期紧张等因素,污水厂的选址可能不一定恰当,主要体现在与城市风向相矛盾、尾水排放与水源地保护相矛盾、与周边建筑卫生防护距离不足等方面,这些都将影响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很可能导致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搁置造成资源的浪费[2-5]。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是污水厂建设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如同地基一样,选址不当将很大程度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
现阶段认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址应根据区域排水专项规划、地区自然条件和建设计划等因素全面考虑,正确处理厂址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2)减少对城市建成区和区域发展的影响,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3)尽可能在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向,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4)集约用地,尽可能利用边角地,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
(5)有利于污水处理后就近排放和再生利用;
(6)配套管网可实施性强,尽量减少拆迁[2]。
露天废水池与甲类库间距
甲类厂房与污水站的间距:厂房为甲类。 含可燃液体的污水池防火间距可参考石规表5.2.1和5.4.3。一般污水处理厂卫生安全距离是:
1、每天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50米2、每天处理污水5万~10万立方米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3、每天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的卫生防护距离为300米。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宜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便于污水再生利用,并符合供水水源防护要求。
2、厂址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并应设在主风向的下风向。
3、与城市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
4、工程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良好的地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