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型湖泊,当平均水深≥10m时,应设()取样点。
对于小型湖泊,当平均水深≥10m时,应设()取样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小型湖泊当水深≥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设一取样点。
怎么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及布点
(1)河流水质监测常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人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
控制断面: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或排污口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的地点,河流的入海口,湖泊、水库出入河口处,国际河流出入国界交界入口出口处等);
消减断面:距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采样布点:每一条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m时,只在水面下0.3~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水深10~50m时,要设三个采样点.水面下0.3~0.5m处一点,河底以上约0.5m一点,1/2水深处一点。水深超过50m时,应酌情增加采样点数
扩展资料:
水质监测参数:pH、温度、溶氧、电导率、浊度。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监测项目为:pH、COD、BOD、SS、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试述河流采样点布设的基本原则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1 水质取样断面设置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的断面取样断面的布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4)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
(5)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2,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的原则每个断面处按照河宽布设水质取样垂线。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 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3,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的原则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O.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O.3m。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