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不属于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
以下不属于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
A、有害光照
B、防护缺陷
C、负荷超限
D、标志缺陷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负荷超限属于人的因素
【知识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考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难易程度】易
【】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 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各行各业的差别较大,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各不同,为了便于准确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隐患,提出经济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制定一个统一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根据各行业本身特点,划分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初步划分情况见表1。
表1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标准 类别 分类别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矿山 煤矿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冒顶片帮、中毒、窒息、电气设备、设施伤害、火灾、机械伤害、水灾、提升、车辆运输、高处作业、掘进作业、采煤作业、顶底板灾害、爆破作业等 非煤矿山 地压、粉尘、爆破作业、中毒、窒息、触电、设施伤害、火灾、机械伤害、水灾、提升、运输、坠落、噪声与振动危害、放射性危害、起重伤害、沉陷、裂缝、坍塌、位移、管涌、流土等、滑坡、物体打击、车辆运输、高温、冻伤等 石油化工 火灾、化学爆炸、中毒、化学腐蚀、物理爆炸、窒息、高温灼烫、低温冻伤、辐射、粉尘爆炸、高处坠落、开停车、检修、危险品运输等 烟花爆竹 ⑴药剂的热感度、火焰感度、机械感度、电能的敏感度、化学能的敏感度等;
⑵明火引燃、引爆成品和半成品; ⑶静电引起爆炸; ⑷雷电引发事故;⑸撞击或磨擦引发事故;
⑹温度、湿度引起的事故。 民用爆破器材 高温、撞击摩擦、静电火花 建筑 倒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挤压、电击、起重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交通运输 公路 恶劣天气、运输的危险货物、道路状况、车辆、人员、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等 水路 恶劣天气、航道(宽度、弯曲度、深度、航路标志的设置)、海上礁石、浅滩及水中障碍物、机器故障、淹溺等 航空 恶劣天气、机械故障等 铁路 恶劣天气、轨道故障、电气火灾等 电力 触电、电气火灾、静电危害、雷击、停电、短路、过载、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电磁辐射、噪声、振动、高温、粉尘等 机械行业 静止的危险 ⑴切削刀具的刀刃;⑵机械加工设备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⑶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⑷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 运动的危险 ⑴卷统和绞缠;⑵卷入和碾压;⑶挤压、剪切和冲撞;⑷飞出物打击;⑸物体坠落打击;⑹切割和擦伤;⑺碰撞和刮蹭 电离辐射危害 ⑴放射性物质;⑵x射线装置;⑶r射线装置等的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危害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等 噪声 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设备本身失效、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 其他特种设备 挤压、坠落、物体打击、超载、碰撞、基础损坏、夹钳、擦伤、卷入等 人员 违反操作规程、人员失误、违章指挥、监护不利、生理缺陷、心理缺陷等 管理缺陷 ⑴ 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能够有效贯彻落实,不能够持续改进等;
⑵ 事故应急预案不健全、不使用、不能够持续改进、不举行演练、演练未达到效果等 防护缺陷 ⑴ 无防护设施、设备 ⑵ 防护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等 备注 ⑴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建议从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⑵ 为了能够全面有序的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对于规定的项目、企业易按照① 厂址;
②总平面布置;
③道路及运输;
④建构筑物;
⑤主要设备装置;
⑥作业环境;⑦公用工程⑧物料、⑨安全管理措施。
⑶ 职业危害分析:各行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职业卫生相关规定进行辨识分析。
⑷ 安全评价或其它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质应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和数据进行辨识和分析。
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扩展资料
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防护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有: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区规划,使居住区与噪声源尽量远离。在车流量大并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干道两侧,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物体的内能等。
2、放射性污染防护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核电站(包括其他核企业)一般应选址在周围人口密度较低,气象和水文条件有利于废水和废气扩散稀释,以及地震强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出现事故时,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最低。
含有α射线的废物和放射强度大的废物要进行最终处置和永久贮存。在核企业周围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建立监测机构。
3、光污染防护
光污染的防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对玻璃幕墙和其他反光系数大的装饰材料的管理,减少其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工厂的照明条件,减少光污染来源。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4、电磁波污染防护
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改善环境;少用手机;采用屏蔽物减少电磁波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理性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有害因素
物理性危险有害的因素有哪些?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2)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3)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4)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5)明火危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