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任意一点大地高与正常高之差称为( )。
地面上任意一点大地高与正常高之差称为( )。
A 、大地水准面之差
B 、高程异常
C 、正高之差
D 、正高偏差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之差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参考椭球面对应大地高,似大地水准面对应的是正常高。
大地测量学里所谓的正常高和正高、大地高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
1、正高:
正高是地面点沿该点的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2、正常高:
正常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3、大地高:
大地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地球椭球面的的距离。
二、用法不同
1、正高:
正高用于表示天文地理坐标(Ψ,λ,Hg)的高程分量。
2、正常高:
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高)再加上由水准与重力测量得到的正常高,便可求得地面的大地高,再加上大地经纬度,则地面点三维坐标即完全确定。
3、大地高:
大地高是高程位置的一部分。由三角高程测量所得到的两点间的高差,如果消除了垂线偏差的影响就是大地高高差。
大地高的应用
实践上现在野外工作多采用GPS测定高度。GPS直接测定的是大地高,非海拔高。而一般的GPS似乎不能很理想地转化为海拔高,除非用控制点和已知参数做差分测量。
显然用“高度”比用“海拔”更合适。当然从效用的角度看,局部高度的变化,在大地高和海拔高的数值上,可能是相同的规律。
现代GPS 定位技术,点位大地高与坐标可直接求出,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联测国家水准点和三角点,精确确定高程异常ξ,就可以求出正常高h。具体的方法归纳为几何法、重力法和重力与几何联合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正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正常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地高
地球上一点的大地高与海拔高的关系
大地高=正常高+ξ(ξ为似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之何的高程差,称为高程异常)
一、大地高:地面上某点到沿通过该点的椭球面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大地高一般用符号H表示。
二、海拔高(正常高):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某点的海拔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似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1、N为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高程差,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ξ为似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之何的高程差,称为高程异常。这两者都可通过天文水准或天文重力水准的方法求定。
H大=H正+N
H大=H常+ξ
2、大地高H大,同正高H正,或同正常高H常之间,通过N或ξ联系了起来而可互相换算。但因正高的精确值不能得到,故严格地说,大地高只能通过正常高求得。由此可见大地高高差可以从几何水准测量的结果中算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地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