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专门防治职业病方法的是( )。
不属于专门防治职业病方法的是( )。
A、井下清洁工作
B、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
C、严格有害气体检测制度
D、尘肺病、矽肺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不属于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的内容有哪些
不属于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的内容有振动和噪声较大的大型机械布置,尽可能在离居民区及职工生活区较近的地方,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深夜必须停工,以免影响当地居民及员工的正常休息。属于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的内容有:
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加强预防工作,加强监督工作。
2、工作原则,工作原则有政府主导、以民为本、共同管理、突出重点。
3、工作目标,总目标是健全职业卫生服务体系。
4、各部门职责。乡镇政府、卫生部门、发改局等部门各有职责。
5、最核心的是工作内容。工作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调查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开展职业病体检工作,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完善职业病监督体系,提出工作要求,也就是各部门的工作开展后达到的目标。
”安康杯“知识竞赛选择题试题带答案(2)
35、企业应当按照( )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国务院财政部门
36、标准化作业是加强“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表现。
A.工作责任制 B.岗位责任制 C.标准责任制
37、( )作业就是对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直至每项操作都制定科学的标准,全体职工都按应遵循的标准进行生产活动,各道工序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衔接。
A.安全标准化 B.安全规范化 C.生产标准化
38、《职业病防治法》第()条规定,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三十三 B.三十五 C.三十六
39、班组组员安全素质一定要达标,人的素质主要有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构成。
A.生理素质 B.体能素质 C. 心理素质
40、职工实行“四化”行为,“四化”即行为养成军事化、班组行动团队化、( )、班组考核严格化。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生产操作程序化 C.生产过程速度化
4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 ),通称“外防护三原则”。
A.屏蔽防护 B.辐射防护 C.阳光防护
42、( )第十三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的设立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的条件,工作场所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A.《职业病预防》 B.《安全生产法》 C.《职业病防治法》
43、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向所在地( )管理部门申报。
A.乡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4、( )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其作用是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改善作业环境。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B.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 C.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45、所谓班组职工习惯性违章指( )。
A.职工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不按章程办事的习惯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B.职工在工作中将操作规章视而不见,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违章操作的行为
C.职工在较长时期内表现随意,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46、安全帽的使用寿命在( )左右,当过长地暴露在紫外线或者受到反复冲击时,其寿命还会缩短。
A.1年 B.2年 C.3年
47、编制安全检查表是应注意( )。
A.①依据准确②符合实际③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B.①依据准确②上下结合,不断完善③先重点后一般
C.①依据准确②符合实际③突先重点后一般
48、下列疾病中不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的是( )。
A. 热射病和热痉挛 B. 尘肺 C.心脏病
49、企业应当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职工( )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
A.免费 B.适当地收取费用 C.按护品的价格收费
50、把( )的行为纳入考核范围,违章就要受到严惩,这样就强化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
A.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B.遵章守法 C.执行企业的各项规定
51、班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不含有下列中哪一项( )
A.作业人员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C.作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史。
52、根据《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代码》的规定,我国实行以( )的分类标准,将劳动者防护用品分为9类。
A.防护用品种类 B.防护用品用途 C.人体防护部位
52、“5S”五个要素之间从低级到高级,其顺序是( )
A.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B.清扫、清洁、整理、整顿、素养
C.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53、“5S”起源于( ),他指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A.中国 B.美国 C. 日本
54、制定作业标准的原则是,系统地编制出( )的岗位安全规程、技术规程、操作规程、作业顺序及动作标准。
A.班组长 B.操作者 C.安全员
55、( )是发现日常生产中安全隐患、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A.安全检查 B.安全教育 C.安全规定
56、( )是手段,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应实行“三定四不推”。
A.检查 整改 B.整改 检查 C.整顿 检查
56、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退休后
B.上岗前、在岗期间、退休后和应急
C.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
57、( )是从根本上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在宣传时,要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A.安全健康标准化作业 B.安全健康规范化作业 C.安全健康制度化作业
58、辨识危害因素,就是把( )的缺陷和危害因素以及工作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查找出来。
A.企业、车间、班组 B.系统运行、设备、设施
C.车间、班组、设施
59、制订完善( )、落实( )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A.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责任 B.安全检查制度 管理责任
C.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责任
60、( )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A.健康意识 B.规范意识 C.安全意识
6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制度。
A.安全标志管理 B.登记 C.备案
62、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3~5 B.4~6 C.5~7
63、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
A.耐燃、导电 B.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64、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
A.FH B.JD C.NY
65、生产条件性职业危害因素包含化学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A.个性化因素 B.环境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6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67、以下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B.职工患职业病 C.用人单位经营困难期间
68、发现人员触电时,应( ),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
69、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尘肺病?( )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B.黑变病 C. 矽肺
70、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71、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72、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 )处理。
A.病假 B.事假 C.正常出勤
73、清除工作场所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 )。
A.扫把 B.吸尘器 C.吹风机
7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
A.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B.继续作业 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指令
75、在《职业病防治法》中,强调了用人单位必须承担起职业卫生的( )。
A.基本责任 B.主体责任 C.全部责任
2017年职业卫生评价考试题(7)
A 10
B 20
C 30
D 60
7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B )
A 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 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症
C 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7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 D )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7.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 D )
A烟
B蒸汽
C雾
D粉尘、烟或蒸汽
85.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A )
A一氧化碳
B苯
C机磷农药
D盐酸
86.尘肺病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 D )
A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
B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
C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D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87.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D )
A 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 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 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 以上都是
90.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接触时间不应超过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 ,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 A )
A 15min、4次、60min
B 20min 、2次、30min
C 20min 、4次 、30min
D 15min 、4次 、30min
9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管理、分类治理的原则
B.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C.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D.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9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法律
B.《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规章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规范性文件
93.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依照( B )执行。
A.职业病防治法
B.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D.安全生产法
94.用人单位( C )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A.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B.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变更工作内容
C.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D.未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9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C )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D.医疗卫生机构
9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B )。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D.救护设施
97.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 A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98.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 AD )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A.粉尘、放射性物质
B.工伤
C.不良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D.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E.噪声
99.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 )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
10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ABCDE )。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E.劳动者的既往史
101.职业健康检查完整的档案记录应包括(ABCDE )。
A.个体健康检查记录表格
B.个体相关检查结果记录
C.报告单
D.健康检查报告
E.给健康损害的劳动者个人出具检查报告书
102.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ABC )
A、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0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ABCDE )
A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B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C劳动强度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D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E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104.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包括(ABCDEF )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