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 )。
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 )。
A 、25~30Pa
B 、30~40Pa
C 、40~50Pa
D 、50~60Pa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30Pa。本题答案:A。
封闭避难层,避难走道的机械加送风量应该按什么来计算?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通过向某区域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除了机械加压送风设施设置必须按照规范执行,系统的风量也应当按照标准执行,那么在消防设计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改如何计算呢?下列内容便是四川国晋消防为您分享的相关资料。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3 防烟系统设计
3.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3.4.1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
3.4.2 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的计算风量应由本标准第3.4.5条~第3.4.8条的规定计算确定。当系统负担建筑高度大于24m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应按计算值与表3.4.2-1~表3.4.2-4的值中的较大值确定。
注:
1、 表3.4.2-1〜表3.4.2-4的风量按开启1个2.0m×1.6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系数0.75计算。
2 表中风量按开启着火层及其上下层,共开启三层的风量计算。
3 表中风量的选取应按建筑高度或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3.4.3 封闭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3/h计算。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1.0m/s门洞断面风速计算。
3.4.4 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2 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3 当系统余压值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差时应采取泄压措施。最大允许压力差应由本标准第3.4.9条计算确定。
3.4.5 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j = L1 + L2 (3.4.5-1)
Ls = L1 + L3 (3.4.5-2)
式中:Lj——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s——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 (m3/s);
L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3/s);
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3/s)。
3.4.6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L1= AkvN1 (3.4.6)
式中:A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m2),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
v——门洞断面风速(m/s);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7m/s;当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只有一个开启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0m/s;当消防电梯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0m/s ;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系统时,通向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0.6 ( Al/ Ag+1)(m/s);Al为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m2);A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m2)。
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 =3;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1=3。
3.4.7 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的其他门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m2);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002m〜0.004m。
△P——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a);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 0.7m/s时,取△P =6.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0m/s时,取△P =12.0Pa;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2m/s时,取△P=17.0Pa。
n——指数(一般取n =2);
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N2=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 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
3.4.8 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L3 =0.083×Af N3 (3.4.8)
式中:0.083——阀门单位面积的漏风量 [m3/(s·m2)];
Af——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m2);
N3——漏风阀门的数量:前室采用常闭风口取N3=楼层数—3。
3.4.9 疏散门的最大允许压力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P =2( F′-Fdc )( Wm - dm ) / ( Wm×Am ) (3.4.9-1)
Fdc = M / ( Wm - dm ) (3.4.9-2)
式中:P——疏散门的最大允许压力差(Pa);
F′——门的总推力(N),一般取110N;
Fdc——门把手处克服闭门器所需的力 (N);
Wm——单扇门的宽度(m);
Am——门的面积(m2);
dm——门的把手到门闩的距离(m);
M——闭门器的开启力矩(N•m)。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对余压有什么要求
1.根据《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第3.3.2条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2)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系统由SL-A-00余压监控主机、SL-A-10余压控制器、SL-A-20余压监测模块、
SL-A-30泄压阀控制模块经计算机数据总线组合而成,通过相互独立工作的各楼层余压监测模块对正压送风余压的检测,向余压控制器下发控制指令,再通过余压控制器控制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实现相应空间压差控制,达到保持余压值合理范围的目的。
旁通泄压阀怎么接线
旁通泄压阀接线有四步。
1、连接控制器有四根线,DC24V电源供电,两根线通讯线,系统需要联动余压监控系统,余压监控系统通过余压传感器对正压送风余压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送至余压控制箱,进而分析传感器数据并控制旁通泄压阀的工作状态,实现相应空间压差控制,保持余压值在合理范围内目的。压监控系统通过余压传感器对正压送风余压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送至余压控制箱。
2、余压控制箱进而分析传感器数据并控制旁通泄压阀的工作状态,实现相应空间压差控制,保持余压值在合理范围内目的。
3、二线制带主机型的余压监控配置了余压监控器(后台主机),安装在消防控制室内,方便消控室工作人员能实时观测到所有余压控制箱、余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发生异常警报可及时作出响应。
4、前室、封闭避难层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