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防火设计原则是()。
古建筑的防火设计原则是()。
A 、维持原貌、科学合理、人防技防并重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公民积极参与
D 、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古建筑防火应根据维持原貌、科学合理、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则,将古建筑修缮、改造与消防规划相结合,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造规划,灵活运用现代消防技术设施,达到既保留其固有历史风貌,又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的目的。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建筑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 防工作方针,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尤其是对于高层建 筑的防火设计,应针对其火灾特点,积极采取可靠有效的防火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一般来说建筑防火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点原则:
1.从设计上保证建筑物内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点2.最快地了解并掌握火情,最及时地依靠固定的消防设施自动灭火。
3.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强度,以利于建筑内的居住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有效地安全疏散。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依据及程序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建筑物的性质、类别及有关规范、规程(或文件)条文。规 范对所涉及建筑物的位置、布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使用性质及内部的消防设施要求逐条做出了规定。简言之设计时按所设计建筑物的具体状况,对应于规范中的指标(或参数〉 及相关要求合理选定即可。防火设计是专项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在每个阶段中都必须与消防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当 地消防部门的有关法规、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设计文件中要有具体防火设计的文字说明和图纸,且在每个阶段(包括设计变更〉都必须有消防部门的审批意见,并依照执行。
古建筑防火应当注意什么
关于古建筑防火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见《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下面给您列举一部分需要注意的事项:
(1)修缮工程较大时,古建筑的使用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遵照《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规定,将工程项目、消防安全措施、现场组织制度、防火负责人、逐级防火责任制事先报送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未获批准,不得擅自施工。
(2)工地消防安全领导组织、义务消防队、值班巡逻、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以及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等消防安全措施都必须落到实处。
(3)在古建筑内和脚手架.上,不准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如必须进行焊接、切割时,必须按规定要求执行。
(4)电刨、电锯、电砂轮不准设在古建筑内木工加工点,熬炼桐油、沥青等明火作业,要设在远离古建筑的安全地方。
(5)修缮用的木材等可燃烧物料不得堆放在古建筑内,也不能靠近重点古建筑堆放油漆工的料具房,应选择在远离古建筑的地方单独设置施工现场使用的油漆稀料,不得超过当天的使用量。
(6)贴金时要将作业点的下部封严,地面能浇湿的,要洒水浇湿,防止纸片乱飞遇到明火燃烧。
(7)支搭的脚手架要考虑防雷,在建筑的四个角和四个边的脚手架上安装数根避雷针,并直接与接地装置相连。确保能保护施工场所全部面积,避雷针至少要高出脚手架顶端30cm。
古建筑如何做好消防应急防火措施呢?
消防应急防火措施如下:
1、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古建筑管理单位对内应逐级建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或防火委员会,对外可建立防火联防组织。单位领导要成为防火负责人,并确定专职防火人员,组织邻近单位、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层层落实防火岗位责任制,实行联防协作,群防群治。按照有关规定,尽可能地建立起专(兼)职消防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开展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灭火能力。同时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还应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令可遵,尽量做到自防自救等等。
2、加强火源管理。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必须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古建筑物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安装煤气管道;在生活区的炊煮炉灶与烟囱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禁止在供游人参观和举行宗教等;舌动的地方吸烟;对拜祭用的香火实行严格管理,香炉、焚纸炉应在殿堂门外的安全地方采用不燃材料设立,并有专人值班巡查,经常清灰;指定为宗教活动的殿堂如必须点灯,应固定在安全地点,把灯放置在玻璃罩内,并设专人看管。
3、按安全技术规程设置电器照明设施。在列为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内安装电气线路和设备,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装规范。电气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套金属管敷设,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可燃构件上;在殿堂内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电炉、电水壶等电加热器,所用照明灯具不准靠近可燃;配线的主线路宜采用地下电缆输入,配线方式一般以一座殿堂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并安装熔断器作为过载保护。
4、古建筑不准任何单位个人恣意占用作为他用。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搭建可燃建筑,或在殿堂内用可燃材料分隔房间,现有的必须督促其尽早拆除或搬迁;在古建筑范围内进行各种重大宗教活动和利用古建筑拍摄影视,以及进行危及古建筑防火安全的作业时,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5、提高耐火等级、降低火灾荷载。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搭建可燃建筑,或在殿堂内用可燃材料分隔房间,现有的必须督促其尽早拆除或搬迁;对重要古建筑的木构件部分宜喷涂透明防火涂料,以保留其原貌对各种纺织品饰物应用阻燃剂进行防火处理;对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宜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以隔成若干防火分区。
6、防止雷击起火。重要的古建筑必须装置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设置时在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引下线不宜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宜大于18m。二类防雷古建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三类防雷古建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并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检测维修,保证完好有效。
7、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开辟消防通道。对缺水地区或山顶,消防车上不去的地方,应设消防水池,储水量应够扑灭一次火灾,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小时用水量。在古建筑旁配备轻便的灭火器,能及时有效地扑救初期火。对于重点保护的古建筑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可安装较现代化的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有条件的古建筑应视情开辟消防通道,便于消防部队及时到达火场,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总体而言古建筑的防火工作应由政府牵头,消防、文物、文化、宗教、旅游、园林、城建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防火工作。各级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责任,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形成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合理编制古建筑消防设计和城市消防规划,结合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相应的消防改造,拆除存在火灾隐患的旧房,彻底整治古建筑周边的火灾隐患,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环境。多方面筹措资金,在古建筑修缮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完善消防设施。
中国消防应急网希望能帮到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