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建筑专业 > 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

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

发表时间:2024-07-22 21:25:15 来源:网友投稿

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

A 、筹划

B 、决策

C 、检查

D 、执行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检查。故,本题选C

求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的考试真题,最好是带答案解析的

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的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EPC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的阶段是()

A.决策设计一施工一动用前准备

B.决策-施工一动用前准备一保修期

C.设计前的准备一设计一施工一动用前准备

D.设计前的准备一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一保修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参见教材P4。

2.关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施工任务并对其质量负责

B.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订合同

C.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责任

D.负责组织和指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主要特征。选项A,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承担施工任务,选项B,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订施工合同,这些合同都由业主方直接签订选项C,不论是业主方选定的分包方,还是经业主方授权由施工总承能管理方选定的分包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都承担对其的组织和管理责任选项D,负责组织和指挥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参见教材P5~6。

3.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是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第一个环节的工作是()

A.提出问题

B.决策

C.执行

D.检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管理的管理职能分工。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 (1)提出问题(2)筹划(3)决策(4)执行。参见教材P20。

4.某施工企业采用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其横向工作部门可以是()

A.合同管理部

B.计划管理部

C.财务管理部

D.项目管理部

【答案】D

【解析】一个施工企业,如采用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则纵向工作部门可以是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部门等,而横向工作部门可以是项目部。故答案为D。

【考点来源】2Z101022施工管理的组织结构P15

5.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程序,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前需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纸、

计算主要工程量、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和()

A.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B.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C.拟订施工方案

D.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答案】C

【解析】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通常采用如下程序:

(1)收集和熟悉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和图纸,进行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的调查研究

(2)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

(3)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

(4)拟订施工方案

(5)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6)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7)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8)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9)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考点来源】2Z10103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P29

6.下列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中,属于准备工作的是

A.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

B.对项目目标进行分解

C.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和计划值相比较

D.对产生的偏差采取纠偏措施

【答案】B

【解析】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将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ACD属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考点来源】2Z101041动态控制方法P29

7.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目标分解的工作有:①编制各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②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③编制施工总进度规划:④编制项目各子系统进度计划。正确的目标分解过程是()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D

【解析】施工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是从施工开始前和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地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编制深度不同的进度计划的过程。对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应通过编制施工总进度规划、施工总进度计划、项目各子系统和各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等进行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

【考点来源】2Z101042动态控制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P31

8. 建设工程施工方进度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项目经理

B.施工方案

C.信息技术

D.组织体系

【答案】D

【解析】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故答案为D。

【考点来源】2Z103042施工进度控制的措施P149

9.关于建设工程施工文件归档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归档文件用原件和复印件均可

B.工程文件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

C.工程文件应签字手续完备,是否盖章不做要求

D.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有重大改变时,不必重新绘制

【答案】B

【解析】A错误。归档的文件应为原件

C错误。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D错误。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考点来源】2Z107023施工文件的归档P286

10.关于双代号网络图中终点节点和箭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

B.只有外向箭线,没有内向箭线

C.只有内向箭线,没有外向箭线

D.既无内向箭线,又无外向箭线

【答案】C

【解析】终点节点即网络图的最后一个节点,它只有内向箭线,一般表示一项任务或一个项目的完成。

【考点来源】2Z103032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P135

11. 用工作计算法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时,自由时差宜按( )计算。

A.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再减去工作的持续时间

B.所有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C.所有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D.本工作与所有紧后工作之间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答案】C

【解析】计算工作自由时差,当工作i-j有紧后工作j-k时,其自由时差应为:

自由时差=min{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或

自由时差=min{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开始+持续时间)}

故答案为C。

【考点来源】2Z103032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P139

1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工程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情况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B.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情况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C.对于情节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时应向建设单位报告

D.应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答案】D

【解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3年)中的有关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引自第十四条)。【考点来源】2Z101071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P42更多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的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的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具体内容如下:

计划职能:

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内容: 研究活动条件决策编制计划。

组织职能:

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内容:设计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组织运行组织监督。

领导职能:

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内容: 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激励职能。

控制职能:

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 内容: 拟订标准寻找偏差下达纠偏指令。

拓展资料: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环境、时间这六要素,以其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其对应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

特点:

1、统一性:每个活动不仅要有总体的计划,还要有具体的计划,不仅要有前面的计划,还要有后续的计划。

2、连续性:不仅有长期计划,还有短期计划。

3、灵活性:能应付意外事件的发生。

4、精确性:尽量使计划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随意性。

管理的含义:

管理指以管理主体,有效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主体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可能是国家,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一个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

(2)管理主体包含5个方面的要素:人(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财(资金)、物(土地、生产设备及工具、物料等)、信息(管理机制、技术与方法、及管理用的各种信息等)、时空(时点和持续时间、地理位置及空间范围)。

(3)管理的手段包括5个方面:强制(战争、政权、暴力、抢夺等)、交换(双方意愿交换)、惩罚(包括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包括强制、法律、行政、经济等方式)、激励、沟通与说服。

(4)管理的过程包括6个环节:管理规则的确定(组织运行规则,如章程及制度等)、管理资源的配置(人员配置及职责划分与确定、设备及工具、空间等资源配置与分配)、目标的设立与分解(如:计划)、组织与实施、过程控制(检查、监督与协调)、效果评价、总结与处理(奖惩)。

管理分类:

管理分为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商企业的管理最为常见。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产、人员、设备等所有资源进行管理。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管理,比如管理自己的起居饮食、时间、健康、情绪、学习、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面貌(即穿着打扮)等。

企业管理可以划为几个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研发管理等。在企业系统的管理上,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系统的管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