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建筑主要构件的( )决定。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建筑主要构件的()决定。
A 、燃烧性能
B 、耐火极限
C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D 、结构类型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它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建筑构件最低的耐火极限决定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难燃性。
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 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
扩展资料
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
1、材料本身的属性;
2、建筑构配件的结构特性;
3、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
4、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
5、材料的老化性能;
6、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注意:我国现有工程防火设计中对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要求大多数都是以建筑纤维类火灾为条件决定的。
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1、旧的防火等级标准划分
我们所说的防火等级主要针对的是建筑物中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和等级。2007年3月1号以前,国家实行的防火等级标准分为4个等级:A级为不燃型,B1级为难燃型,B2级为阻燃型,B3级为易燃型。
2、新的防火等级标准划分
根据2017年3月1号颁布实施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规定,防火等级标准分为7个等级,它们分别是A1等级、A2等级、B等级、C等级、D等级、E等级和F等级。
建筑构件达到耐火极限有三个条件,即: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只要三个条件中达到任一个条件,就确定其达到其耐火极限了。
1、失去支撑能力:如果试件在试验中受到或高温作用下,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截面缩小,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发生跨塌或变形量超过规定数值,则表明失去支持力。
2、失去完整性:主要指薄壁分隔构件(如楼梯、门窗、隔墙、吊顶等)在或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染物燃烧起来。如楼板受或高温作用时,完整性被破坏,穿到上层房间,表明楼板的完整性被破坏。
3、失去隔火作用:主要指起分隔作用的构件失去隔热过量热传导的性能。在试验中如果构件的背火面测得的平均温度超过140℃,或背火面任一点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80℃时,均表明构件失去隔火作用。
怎么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梁、柱、楼板、墙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一般说来: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
防火等级主要是说建筑保温材料,分为A级不燃型,B1级难燃型,B2级可燃型,也称阻燃型,B3级易燃型。
扩展资料:
一、 二级耐火等级厂房( 仓库) 的上人平屋顶, 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一、 二级耐火等级厂房( 仓库) 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 难燃材料, 当采用可燃防火材料且铺设在可燃、 难燃保温材料上时, 防水材料或可燃、 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火材料且铺设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当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时, 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性墙体。
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住宅建筑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耐火等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