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等于( )。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等于( )。
A 、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B 、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D 、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配料——下料长度计算。下料长度计算是配料计算中的关键。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但是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是根据外包尺寸计算的,且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显然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差值,称为“量度差值”。因此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故本题答案选B。另外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1.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2.25d
45度弯勾=4.9d
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
2. 简介: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3. 举例:
箍筋弯9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285D+4.78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1d。
拓展资料:
钢筋切断时的长度称为下料长度。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具体分为: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料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什么?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钢筋下料施工注意事项
钢筋在下料前要认真核对料单,对料单要求的长度、数量、弯起点要认真进行计算,同一种规格级别的料单同时看,要长短搭配使用料、要套裁下料、统筹排料,先切长料后切短料,减少料头、减少损失。
下料制作好的钢筋堆放 因现场钢筋场地比较紧张,要合理安排好钢筋的原材料堆放、钢筋制作场地和成品料堆放场地,除此之外要求钢筋堆放整齐,一种规格或型号的钢筋要堆放在一起,一定码垛堆放,而且码垛要整齐,不能两种规格型号或多种规格型号堆放在一起,而且堆放的数量和位置要确定好,放在塔吊能吊到的位置。
钢筋的下料长度怎样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扩展资料
在配料表中需标出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下料长度指的是下料时钢筋需要的实际长度,这与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料长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