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热管网强度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供热管网强度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度试验是对管网配件安装质量的全面检验
B 、对地面高差较大的热水管道,应将试验介质的静压计入试验压力中
C 、强度试验应在试验段内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和设备安装后进行
D 、在规定时间内,强度试验允许有一定的压力降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对地面高差较大的管道,应将试验介质的静压计入试验压力中,热水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最高点的压力,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及设备所能承受的额定压力。
热力管道验收规范
第一、供热管道施工基本要求
1、注意供热管网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其实针对不同的建筑,对净距的要求是有所差异的,最重要的是热力网管沟内不能有燃起管道穿过,当两者之间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300MM时,就要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燃气泄漏到管沟里。
2、注意管道材料与连接要求。为了保证供热安全,需要从材料的质量、焊接检验和设备检测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城镇供热管道一般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者是高频焊焊接管道。
第二、供热管道验收规范
其实在了解供热管道验收规范之前,对施工工艺和要求有必要进行相关了解,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验收。那具体有哪些规范呢,一起看看吧!
1、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一般要是工作压力的1.5倍,但是要注意不能小于0.6 MPa。一般可以用相关方法检测。
2、如果压力经过检测是合格的,那接下来就要对管道进行冲洗,如果冲洗后的水色不浑浊,说明供热管道合格,相反如果浑浊,说明不合格。
3、管道经过冲洗之后,然后就要对它进行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了。可以通过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供水的温度及压力,来确定管道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需要检查问题的所在,然后延期试运行检查。
4、当在进行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该处于开启状态,这里要注意应该将试验管道与非试验管道隔断,避免相互影响!
供热管道压力试验的一些问题。
设计文件有规定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无规定时
供热管道GB2按照CJJ28-200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68页表8.1.10的要求进行(附图表)
如果是一般蒸汽管道(工业管道GC3):应按照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
试验时应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20%逐渐升压,每级稳压3分钟直至试验压力,稳压10分钟,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时间根据检漏工作需要而定,以不泄漏为合格
——液压试验的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气压试验的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供热水输送系统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改善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而制定。其中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供热水输送系统的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供热水输送系统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燃气锅炉房直接供热系统,当锅炉对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的限定,与用户侧在整个运行期对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的要求不一致时,应按热源侧和用户侧配置二级泵混水系统。
以城市热网、地区供热厂和大型集中锅炉房供应的高温热媒通过设置换热器间接供热的二次侧水系统,以及采用二级泵的燃气锅炉直接供热水系统,二次侧循环水泵和二级泵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要求变流量运行时,应采用调速水泵;调速水泵的性能曲线宜为陡降型;循环水泵调速控制方式宜根据系统的规模和特性确定。
2、系统要求定流量运行时,宜能够分阶段改变系统流量。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室外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
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户侧室外供热管网最不利环路管道的比摩阻和压力损失,应以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不大于本标准第4.1.10条规定的限值为原则确定。
2、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其它环路管道的比摩阻和压力损失,应根据水力平衡的原则确定。
3、应计算室外管网在每一建筑热力入口的资用压差;并对照室内系统的总压力损失,正确选择入口调节装置。室外热力管网施工图的各热力入口应标注下列内容:
1)各热力入口资用压差;
2)室内侧的供回水压差(不包括静态平衡阀、流量控制阀或压差控制阀的阻力);
3)室内系统设计工况时的额定流量。
注:同一供热系统中所有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的热力入口均应标注。
集中供热系统中,建筑物热力入口应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并应根据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要求、建筑物内供暖系统制式和所采用的调节方式,决定是否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或其他装置。
水力平衡阀的选择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阀门两端的压差范围,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2、应根据阀门流通能力及两端压差,选择确定静态水力平衡阀的口径与开度。对于旧系统改造工程,当设计资料不全时,可按管径尺寸配用同样口径的平衡阀,同时应做压降校核计算,必要时应调整平衡阀口径。
3、定流量水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可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代替静态平衡阀,且应根据设计流量进行选型。
4、变流量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应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2)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3)当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时,应根据各热力入口设计流量和所需控制的压差确定阀门规格,并宜在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的供水或回水管路的另一侧设置静态平衡阀作为压差测点。
5、热力站出口总管上,不应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或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6、当有多个分环路时,各分环路总管上可根据热力入口平衡阀的设置情况和水力平衡的要求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7、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的管段,不应再另外设置检修阀。
8、水力平衡阀的安装位置应保证阀门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阀门前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管径,阀门后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2倍管径。
设计热水管网时,应采用经济合理的敷设方式。管道数量较少、管网分支较少时宜采用直埋管敷设。直埋管道的埋设深度宜在冰冻线以下。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