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气体灭火系统分类中,按加压方式进行分类的是( )。
下列气体灭火系统分类中,按加压方式进行分类的是( )。
A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
B 、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系统
C 、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D 、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和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A是按照灭火剂类型分类的;B是按照结构特点进行分类的;
消防图中A-D代表什么
A表示感光火灾探测器D代表的是消防电源,也就是消防外挂电源等。
消防图纸识图方法:
(1)消防图纸分:消防水、消防电、还有气体消防;
(2)不管是什么,任何一份图纸,都要先看设计说明、图例;
(3)设计说明是图纸的提纲,读懂它能把握设计意图、内容等;
(4)不同的设计可能图例不一样;
(5)然后是系统图他是一本书的目录,读懂它就知道他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及连接方式;
(6)最后才是平面图,他事实是对系统图的进一步细化,表明设备的安装方式、位置及连接方式等;
(7)注意:读图时平面图与系统图要进行对照,用以将整个系统联系起来。
先简要了解下消防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所使用喷头的型式,可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大类。
根据系统的用途和配置状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见图。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供水与配水管道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下,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干式系统)由闭式喷头、干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供水与配水管道、充气设备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下,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
干式系统的启动原理与湿式系统相似,只是将传输喷头开放信号的介质由有压水改为有压气体。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预作用系统)由闭式喷头、雨淋阀组、水流报警装置、供水与配水管道、充气设备和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
预作用系统与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采用雨淋阀,并配套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雨淋系统由开式喷头、雨淋阀组、水流报警装置、供水与配水管道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
与前几种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
雨淋系统采用开式喷头,由雨淋阀控制喷水范围,由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系统启动雨淋阀。
雨淋系统有电动、液动和气动控制方式。
水幕系统由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雨淋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供水与配水管道、控制阀以及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成。
与前几种系统不同的是:水幕系统不具备直接灭火的能力,是用于挡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
配置供给泡沫混合液的设备后,组成既可喷水又可以喷泡沫的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
按应用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种:
1、全淹没灭火系统;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这两种灭火系统各自的特点:
1、全淹没灭火系统
全淹没灭火系统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喷头均匀布置在防护区的顶部,火灾发生时,喷射的灭火剂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在此空间内建立有效扑灭火灾的灭火浓度,并将灭火剂浓度保持一段所需要的时间,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气体,在保护对象周围形成局部高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对象的四周,火灾发生时,将灭火剂直接而集中地喷射到保护对象上,使其笼罩整个保护对象外表面,即在保护对象周围局部范围内达到较高的灭火剂气体浓度实施灭火。
按加压方式分类:
灭火系统按加压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种:
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无须加压而是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力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
2、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在瓶组内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储存,系统动作时灭火剂靠瓶组内的充压气体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
3、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最后我们讲解下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是指系统动作时灭火剂由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的灭火系统。
系统的组成:
上面我们讲了灭火系统的分类,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灭火系统的组成,灭火系统组成分为五种,分别为:
(一)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二)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三)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四)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五)无管网灭火系统
下面我们会具体介绍这五种组成系统:
(一)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首先我们来介绍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这类系统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组成。
(二)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该系统由灭火剂瓶组、加压气体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组成。
(三)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阀、选择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组成。
(四)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该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总控阀、驱动器、喷头、管道超压泄放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控制器等组成。
(五)无管网灭火系统
无管网灭火系统又分为两种装置系统,分别是:
1、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2、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这两种灭火系统的特点;
1、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该装置一般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容器阀、减压装置(针对惰性气体灭火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只限多瓶组)、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等组成。
2、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
该装置由灭火剂储存容器、启动释放组件、悬挂支架等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是怎样的?
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 1.按灭火剂品种分类
(1)卤代烃类(化学灭火剂)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HFC-227ea)三氟甲烷灭火系统(HFC-23)(出于环保要求,现已停用)。
(2)卤代烷类(化学灭火剂)气体灭火系统: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我国已于2005年停止生产1211灭火剂)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我国承诺2010年停止生产1301灭火剂)。
(3)纯天然气体类灭火系统: IG-541(N2、Ar、CO2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100(N2)灭火系统,IG-55(N2、Ar混合气体)灭火系统,2.按气体灭火剂输送压力的来源及形式分类(1)内贮压式灭火系统,灭火剂在瓶组内采用驱动气体(一般为N2)进行加压贮存,系统动作时灭火剂靠瓶内的充压气体进行输送的系统。如常见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2)外贮压式灭火系统,系统动作时灭火剂由专设的充压气体(一般为N2)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的系统。
(3)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剂无需充压而是依靠其自身饱和蒸汽压力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如三氟甲烷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IG-100灭火系统、IG-55灭火系统、IG-01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
3.按灭火剂储存压力分类
(1)高压系统 灭火剂储存压力为15.0MPa、20.0MPa的气体灭火系统。如:IG-541、IG-100、IG-55、IG-01灭火系统等。由于20.0MPa的气体灭火系统设备成本过高,缺乏经济性,一般不采用。
(2)中低压系统,灭火剂储存压力为2.1MPa、2.5MPa、4.2MPa、5.6MPa、5.7MPa的气体灭火系统。如低压二氧化碳、七氟丙烷、高压二氧化碳等灭火系统。 因为高压CO2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加压液化储存(20℃时储存压力为5.5MPa)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低压CO2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液态储存(-18℃时储存压力为2.1MPa)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所以它们二者均属于中低压气体灭火系统范围。
气体灭火系统按防护对象的保护形式分为
气体灭火系统按防护对象的按“应用方式”(即按“保护形式”)分类(类似“细水雾”系统),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在保护对象周围局部范围内达到较高的灭火剂气体浓度实施灭火)。
气体灭火系统的其他分类:
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可分为CO2灭火系统、七氟丙烷~(即卤代烷烃~)、惰性气体。
二、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即按“安装结构”)分类可分为无管网和管网两类。
三、按加压方式分类(类似“细水雾”按供水方式分类:泵组、瓶组、泵组瓶组组合)。
气体灭火用通常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为气体状的灭火剂进行扑灭火灾的消防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贮瓶、控制启动阀门组、输送管道、喷嘴和火灾探测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有加压驱动用的惰性气体贮瓶。通常按使用的气体灭火剂分有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和蒸汽灭火系统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