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装置及供电系统试运行的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电气装置及供电系统试运行的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设备安装接线正确
B、 电源应具备供电条件
C、 供电回路应核对相序无误
D、 供电系统的保护整定值已按相关类似经验整定完毕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电气装置及供电系统试运行的条件:
(1)电气装置安装完整齐全,连接回路接线正确、齐全、完好。
(2)供电回路应核对相序无误,电源和特殊电源应具备供电条件。
(3)电气设备应经通电检查,供电系统的保护整定值已按设计要求整定完毕。
(4)环境整洁,应有的封闭已做好。
买随车发电机是不是组装48伏的电瓶比较好
看到前面几位的回答感觉就2位说的还算靠谱,房车优选48V,而不是汽车发电机电压决定的。
1、为什么选48V主要是大功率线损和设备损耗少。
2、48V有符合行业标准的通信基站磷酸铁锂电源箱可采用,质量有保证,价格透明,10度电8000~10000元,超过了你要想一想是不是买贵了。
3、交流电安全电压是36V,直流是60V,48V是比较理想的电压。
4、汽车12V发电机对48V电瓶充电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用12~48V升压模块(换48V发电机最理想,但不是专业人士不建议自己动手) 另一个是用12~220V逆变器变成220V,然后通过工频充电逆变一体机给48V电瓶充电。
5、老司机敲黑板:一定要买带6个温度探头的符合行业标准,专业厂家生产的产品,比如BYD、佳贝思等48V通信基站电源,小作坊生产电源箱电芯都是电动汽车淘汰下来的,经过筛选再组装,短时间能用,但充放电循环次数接近报废(全新磷酸铁锂通信电源箱循环次数大约2000次)。6个探头可防止过充电电池起火,小作坊组装都不带,再有价格也存在虚高的。
由网友 环饰众人能纹能捂 提供的答案:
分享个干货人家已经开始路试了。
原车名为信天游,此高人拆了原车压缩机换成海尔24v驻车空调,拆了原车真空泵用北汽的电动泵,拆了原车助力泵用原厂电动方向机,拆出的空间装了一台24v发电机和一台12v发电机。
车上的装备如下:原车110a发电机给生活区12v130ah胶体电瓶供电,五菱的60a小发电机给原车65ah电瓶供电,冷藏车的24v200a发电机给生活区12v130ah+12v130ah胶体电瓶供电。皮带用的是挖掘机的。三个发电机全功率接近7千瓦,但高人说,这种极端情况不存在,最亏电时车的动力就像开了空调。
tips1:净水箱仅70L,污水箱50L,却备了好几个100L胶皮水囊,卷起来与纯净水桶等粗,很有借鉴意义。
tips2:为什么不用锂电池?答:目前没有成熟的稳压方案,锂电池又是个吃细粮的,发电机提供不了精确的匹配电压,铅酸没这个顾虑。
重点!!!醍醐灌顶后我特意咨询那几个吹嘘锂电池的货,就那几个自称哥的玩意,忙着推销自己的手工电池,却一副讳莫如深,碎!
由网友 春春185916381 提供的答案:
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行业标准依然是12V/24V,在房车主要电器是以12v为主辅助220V/110V(各国标准)燃气(冰箱),不支持48V主要有1超过一般定义的安全电压,2标准出厂基础车发电机没有48V的要么自己改装(非工业标准件)要么用升压模块(有没能量损耗?),3房车多数基本电器是12V如灯,换气扇等,48V转12V需要降压(有没有损耗?)
48V为一优点是逆变成220V的损耗比12V的少,但是房车电器比较少220V的现在一些大神用的都是家用电器,这些电器不是不能用,但是家用电器有考虑过长时间随车的震动没?在这些震动中是否会降低寿命?
由网友 银龙猫 提供的答案:
我自己改的床车。就是采用4组12v铁锂电池。230ah一共920ah,双nfa逆变器2000+3000瓦,车顶装了500瓦太阳能。行车发电。也可以采用充电桩充电。我采用12伏主要就是比较稳定,路上任何一组灵山铁锂损坏,我还有其他电池供电。不会影响我的旅行。但如果我采用48伏的话。一个电芯损坏。整组48伏都不能使。并且我车上并不需要大功率电器。所有的电器都采用小功率低能耗的考虑。所以实际每一个电器运行的电流也就只有几十安不会很大。
由网友 西安小何 提供的答案:
建议选择12v 因为只要不是大货车一般客车车载发电机都是12v 这个就决定了你的房车行车充电问题 因为行车充电是目前房车最主要的充电方式 如果是24v或者48v都需要升压系统 还有 市场上车载用电器大多数也都是12v的 所以可选择性就很多 24v其实和12v差别不大 但是一般多用于货车 48v就不一样 已经超出了人体安全电压36v 48v虽然在车载冲电效率和向220v逆变的时候会提升很多 但是所需的安装的电子元器件也会增多 我觉得电路系统约简单越好 如果想提升充电效率可以换装功率更大的汽车发电机 关于最终都要逆变成220v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绝对 因为就目前来说房车的空调系统多为220v 还有电磁炉等少数电器 其他用电器都基本是12v
由网友 自驾游不停 提供的答案:
看你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如果启动电瓶是24伏的话,建议用24伏的,这样的话可以直接用点烟口对其充电,不需要另外再升压,不需要额外的改装。如果用48伏的话,你肯定要升压, 一是成本,第二还要产生不必要的热损耗。
多助户外电源有一款房车电源系统,10度电3000瓦输出。
由网友 改房车去旅游 提供的答案:
你这里说的房车供电系统选择多少伏电压,应该是指基础的供电系统,畜电瓶是多少伏的电压,房车上用电器所需要的电压,是可以通过基础的电压的变化得到。
一、畜电池电压,选择的原则与车辆的发电机发出的电压是配套的。如果不是配套的,发电机发出的电必须通过一定的转换,才能被蓄电池所保存,转换就存在效率问题,这样的效率就会下降,充电的时间就会延长。所以你车子发电机是12伏的,你电瓶也选12伏的,如果发电机上还是24伏的,你要选两块12伏的电瓶串联,变成24伏。48伏的发电机在车上基本上没有。现在常见的是12伏的。
二、基础电瓶的电压确定以后,剩余的都好办了。通过逆变器可以将电压变成交流220伏的,这样家庭用的220伏交流电饭煲,电磁炉,都可以直接使用。通过直流升降压模块也可以将电瓶的基础电压变换成你所需要的直流电压,用于手机充电直流冰箱等用电设备。
三、房车上的电量很紧张,因此房车上直流用电设备的电源选择,尽量和基础电压相同,能不通过转换的电压是最好的,这样可以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成本,减少故障率。220伏的交流逆变器本身空载时也耗电,而且有一定的转换效率,尽量不要一天开到晚。
由网友 天启150620362 提供的答案:
大功率的最好是48V的,如冰箱,电磁炉,等等。照明等小设施12V的家行了,网上有卖12V变48V的充电控制器很方便的,另外预备一个48V的充电器有家用电的地方就冲,
由网友 纳兰小宝哥 提供的答案:
房车的电器尽量选择12伏,因为房车的配置的电器,冰箱电视机,水泵以12伏多,而且,12伏也非常省电。
房车上的24伏和48伏电气比较少,也不通用,所以尽量选择12伏的。
房车不要过多的依赖电, 房车尽量做饭,用燃气,12伏的电力只是照明冰箱使用。
由网友 老邵床车行上海 提供的答案:
我觉得没必要48v的,12v就行,我现在车上全是12v的,12v空调kme牌子,12v冰箱,12v洗衣机,平时都不开逆变器了。
我刚买的可以在11号线隆德路地铁站碰头,11号线终点站是花桥大通短轴中顶b自动挡,20多万,短轴房车4.99米长,外高2.65米,内高1.75米,操控性好,和SUV没区别,我都配齐了,一车四用,上班代步,006加班的时候睡车里(比回家睡觉可多睡2小时,回家睡只能睡6小时,车里可以睡8小时),接待客户,周末海边游,后横床1.95米*1.2米(床下很大的储物空间),独立卫生间淋浴厕所,120升清水箱,3座换成4座,可旋转副驾双座,升降桌吧台,折叠电视,音响,12v直流kme空调,12v直流85升冰箱,小米盒子,移动电磁炉,户外厨房(长方形的折叠箱子,展开就是桌椅炉台),外置燃气快接口,外置淋浴喷头,新能源七孔慢充市电接口,外置220v电源插座,自行车架,遮阳棚,前后行车记录仪,四路监控,微波炉,洗衣机,800锂电,3000w逆变器,柴油锅炉(暖风暖水一体),底置静音发电机(预留电路,将来如果充电桩不方便就加装)。
小编为您整理推荐,以下内容可能对您还有帮助:
系统有几种民用供电系统 用什么系统一般的供电有几种方式?什么叫电力系统我国的供配电系统采用的是什么系统?TN--C还是TN--S供电系统的TT系统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电力系统的分类?什么是电力系统?低压供电系统有TT、TN、IT三大类,为什么没有IN呢?
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所构成的回路流过。此时如有人触带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护作用。 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 因此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方能成为较完善的保护系统。目前TT系统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中。 (3)TN系统: 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故障电流经设备的金属外壳形成相线对保护线的单相短路。这将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令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立即动作,将故障部分迅速切除,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其他设备或线路的正常运行。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①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但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如保护装置和导线截面选择适当,TN-C系统是能够满足要求的(见图1)。
②TN-S系统(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另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
触电事故,指人身触及带电体( 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答案
电气安全 第一节 电气安全概述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具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有关其他设备、建筑的安全。 一、电的特点 (一) 电的形态特殊,看不见,昕不到。人们日常所能感受到的电,只是电能的转换式, 如光、热、磁力等。 (二)电的传输速度(30万公里/秒)。 (三)电的中国络性强,若干线路联结成一个整体。"发电、供电、用电"在瞬间同时完成。 局部故障有时可能会波及整个电中国。 (四)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大。发生人身触电、着火、损坏设备、爆炸等电气事故,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整个企业生产瘫痪,其后果非常严重。 二、电流对人体伤害 (一)感知电流 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的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 (二)摆脱电流 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感知电流时,肌肉收缩增加,刺痛感觉增强,感觉部位扩展,至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产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极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三)最小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通过人体数十毫安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由于心室颤动的出现比呼吸中止早得多,因此引起心室颤动是主要的。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毫安,一般不能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 (四)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由于人体触及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放电,都可能导致电击。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不同形式的伤害。 (五)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五个因素 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通过人体的工频50~60赫兹交流电流不超过0.01安培,直流电流不超过0.05安培,对人体基本上是安全的。电流大于上述数值,会使人感觉麻痹或剧痛,呼吸困难,甚至自己不能摆脱电源,有生命危险。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论是交流还是直流,大于0.l安培时,只要较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失去知觉而死亡。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人体电阻不同,一般为800~1000欧姆。在一般场所对于人体只有低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通电持续时间 发生触电事故时,电流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体电阻降低愈多,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即电击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电流持续时间越长,能量积累增加,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减小。
3、通电途径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脏震颤或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造成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肢体瘫痪。因此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从手到脚最危险,其次是从手到手,再次是从脚到脚。
4、通过的电流种类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工频电流最为危险。20~400赫兹交流电流的摆脱电流值最低(即危险性较大);低于或高于这个频段时,危险性相对较小,但高频电流比工频电流易引起经肤灼伤,因此不能忽视使用高频电流的安全问题;直流电的危险性相对小于交流电。 三、人体触电方式 人体触电方式,主要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一)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人在地面或其它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二)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三)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进入接地电流的散流场时的触电。由于散流场内地面上的电位分布不均匀,人的两脚间电位不同。这两个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体的距离有关。当人的一只脚跨在接地体上时,跨步电压最大;人离接地体愈远。跨步电压愈小;与接地体的距离超过20米时,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第二节 电气事故 一、电气事故分类 (一)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二)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 (三)按事故严重程度划分,可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特大事故,是指造成三人及三人以上死亡;大面积停电,造成严重减负荷;重大电气设备或生产厂房严重损坏,造成火灾事故损失超过30万元;造成其它用户停电,产生严重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至二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伤;大面积停电,造成减供负荷;主要电气设备损坏,由于停电造成较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3)一般事故,是指除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外的其它事故。 (四)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2) 雷电和静电事故。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 射频伤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4) 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二、触电事故 1、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 接线错误; 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 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 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 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 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 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
2、防止触电事故,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接触带电部件: 常见的安全措施有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绝缘:即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这是防止直接触电的基本保护措施。 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 间距:为防止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在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之间,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触电的基本技术措施。 保护接地:即将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其原理是通过接地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触电事故。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中国中,电压高于1KV的高压电中国中的电气装置外壳,也应采取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把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中国中的零线紧密连接起来。
(3)采用安全电压 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4)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又称触电保安器,在低压电中国中发生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或触电时,它可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迅速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5)合理使用防护用具 在电气作业中,合理匹配和使用绝缘防护用具,对防止触电事故,保障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绝缘防护用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安全防护用具,如绝缘棒、绝缘钳、高压验电笔等;另一类是辅助安全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鞋、橡皮垫、绝缘台等。
(6)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防止触电事故,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组织管理措施亦必不可少。其中包括制定安全用电措施计划和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教育和培训,组织事故分析,建立安全资料档案等。 (四)用电安全要素 1、电气绝缘 保持电气设备和供配电线路的绝缘良好状态,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无事故运行的最基本要素。 电气绝缘性能,可以通过测定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税等参数加以衡量。
2、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安全距离。
3、安全载流量 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导体内通过持续电流的安全数量。
4、标志 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 一、配电线路安全距离 (一)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是指从供电设备到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 (二)架空配电线路 一般架空配电线路是指10千伏及以下电压的架空配电线路。1~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为高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为低压配电线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高、低压是以1千伏为界限而分类的) 。 (三)接户线、进户线 从配电线路至用户进线处第一个支持点之间的一段架空导线称为接户线;从接户线引人室内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 (四)电缆线路 随工作环境的不同,电缆线路可分房内隧道或沟道电缆线路、直埋电缆线路、桥梁下吊挂电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等。 (五)配电线路安全距离 是指配电线路在敷设后,对其一定范围内的质保持的相对安全距离。如: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户内低压配线、电缆线路等,在新建、改建邮电局所过程中都应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安装标准。 二、电工安全操作距离 检修作业安全距离:在带电区域中的非常电设备上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大于表20中所示的规定。 表 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设备电压(千伏) 距离(米) 设备电压(千伏) 距离(米) 6以下 0.35 154 2.00 10~35 0.60 220 3.00 44 0.90 330 4.00 60~110 1.50 第四节 接地 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 (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接地电阻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三、接地的作用 1.防止电磁耦合干扰:如数字设备接地;射频电缆布线屏蔽层接地等; 2.防止强电和雷击通信设备: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设备机壳接地,防止设备、仪表、人身伤害; 3.通信系统工作需要:如海缆中继设备的远供系统采用导线——大地制方式。 四、联合接地 随着通信业务发展,种类增多,分散接地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我们把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方式称为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这是强制性条文,新建站就必须按照这个去做,在机房里面,保护地、工作地要把它们都联起来,集中尽量做到接地电阻低。 第五节 电气安全管理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在用电中,一般采取:保护接地、防高压窜入低压保护、保护接零、重复接地保护;装设熔断器、脱扣器、热继电器、漏电保护装置;采用安全低电压等。同时还必须加强电气作业安全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程,以及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识的教育。 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一般是由电业部门负责,要求符合《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 第六节 电磁防护 一、电磁辐射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更加广泛,遍及工业、农业、军事、交通、医疗、教育和文艺等许多领域,可以说,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尤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通信、雷达、电视、广播、导航等设备,为了得到较大的覆盖范围,需要向空间辐射能量很强的电磁波。于是众多的电磁辐射,宽广的辐射频谱,使我们人类居住的环境里电磁辐射陡然剧增,而且已经到了直接影响人类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程度。 尽管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尤其是在使用不当或不注意的时候。但文明社会和现代人类都不会因此拒绝或抛弃那些能产生电磁辐射,但与我们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电子设备,诸如电视台、广播电台、雷达站、导航站、微波中继站和通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电视机、微波炉、手机等家庭或个人用品。可以说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了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辐射到人体上的电磁波,一部分会被人体表面的皮肤和衣物反射或折射出去,另一部分则会被表皮所吸收,并对人体的细胞组织和神经系统产生作用。电磁辐射确实能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一是使人体细胞组织的温度升高而发生形态学改变;二是对人体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产生功能性改变。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不良作用,其主要症状是神经衰弱,具体表现为头昏脑胀、无精打采、失眠多梦、疲劳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和情况沮丧等,有时还有头痛眼胀、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脱发、多汗、体重下降等现象。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现实存在的,尤其是较高的频段。我国现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规定有电磁辐射安全剂量的卫生标准,在对设备采取防范措施以限制非正常外泄的电磁辐射强度的同时还给予从事与电磁辐射有关的高频电子设备专业人员一定的特殊劳保和补助。 三、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是防止电磁伤害的主要措施。 (一)电磁屏蔽工作原理 高频电磁屏蔽装置由铜,铝或钢制成,当电磁波进入金属内部时,产生能量损耗,一部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随着进入导体表面的深度增加,能量逐渐减小,电磁场逐渐减弱。显然导体表面场强最大;越入内部,场强越小。这些现象就是电磁辐射的集肤效应。电磁屏蔽就是利用这一效应进行工作。 (二)屏蔽方式 1、主动屏蔽 是指将场源置于屏蔽体内,将电磁场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其不对屏蔽体以外的工作人员或仪器设备产生影响的屏蔽方式。
2、被动场屏蔽 是指屏蔽室,个人防护等屏蔽方式。这种屏蔽是将场源置于屏蔽体之外,使屏蔽体内不受电磁场的干扰或污染。 (三)屏蔽材料 用于高频防护的板状屏蔽和中国状屏蔽均可用铜,铝或钢(铁)制成。必要时可考虑双层屏蔽。 四、高频接地 高频接地包括高频设备外壳接地和接屏蔽的接地。高频接地应符合一般电气设备接地的要求,还应符合高频接地的特殊要求。 屏蔽装置有了良好的接地以后,可以提高屏蔽效果,且以中波波段较为明显。 高频接地的接地线不宜太长,其长度最好能限制在波长的1/4以内。如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时,也要避免波长1/4的奇数倍。 对于屏蔽接地,只宜在屏蔽的一个点与接地体相连。如果同时有几个点与接地体相连,由于各点情况不完全相同。可能产生有害的不平衡电流。
耐压测试仪后面的接地线,是要接到车间内的保护接地上吗?如不接有什么危害?
耐压测试仪后面的接地线,是要接到车间内的保护接地上。如果不接人身会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也会遭受损坏、无法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带电而危及人身安全所设的接地,如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保护接地只是在设备绝缘损坏的情况下才会有电流流过,其值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电流流经以上三种接地电极时都会引起接地电极电位的升高,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此必须对接地电极的电位升高加以限制,或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扩展资料:
接地的作用
1、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来保护人体的安全。
对于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流过每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
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趋近于零,人体因此避免触电的危险。因此无论任何情况,都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规定的接地电阻值。
2、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接地一般为中性点接地,因此中性点与地间的电位接近于零。当相线碰壳或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系统中将升高为相电压的倍。
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则接近于相电压。由于有了中性点的接地线,可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通信系统中的直流供电一般采用正极接地,可防止杂音窜入和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耐压测试仪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