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建筑专业 > 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4-07-23 01:48:56 来源:网友投稿

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意义是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定额项目的套用

建筑工程建设的预算定额是法令性的指标,其具有权威、科学制度化的意义。预算定额的形式和内容,以及计算单位和数量都有严格的相关规定。且定额的规定往往是一个范围,根据该范围,所有建筑工程都必须严格参照执行。但是在套用预算定额时,常常存在以下的问题。

(1)高套定额项目。在套用定额时,施工单位常用的伎俩是套高不套低,用高价定额项目套用低价工程。比方说明明是采用人工方式挖土,但却在结算中套用机械方式挖土,相关费用自然随之高涨。

(2)错套定额项目。譬如在现浇钢筋砼楼梯中,楼梯面层中定额项目并不包括与楼梯相连接的板结构层、面层,而是属于楼地面的项目。但在有些预结算中,将其错误地套用成楼梯的相应项目。

(3)定额缺项。鉴于建筑施工中,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发展非常之快。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过程,新技术及新材料不断涌现,以至于定额缺项,或者说需要在原有的定额基础上予以补充新增的项目内容越来越多。但是在补充定额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调查和可靠的数据资料,致使定额的新增补充具有很多的不合理性。这一现象在装饰工程的定额项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剧烈,原来由政府部门指导的预算定额越来越不适用目前剧烈的市场竞争。随之使用工程量清单报价越来越多,工程量清单预算的编制采用的是企业内部定额,各竞争企业凭借各自的企业实力,分别报价。我国将逐步使用工程量清单模式,与国际接轨。

2、材料价格的调整

在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中,材料价格的考量无疑是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存在较多问题的一个环节。具体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下两点。首先在材料的使用上滥竽充数以次充好,但在材料的调差中按照质量好的材料价格作为调整的一句。又或者建筑施工方可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偷减工料。采用与设计规定的型号不同价格更为廉价的材料。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在材料价格调整时只调整价格上涨的材料而对价格下跌的材料不予理会,以此来实现到虚增造价的目标。诚然由于建筑施工材料产品具有其特殊的多样性、庞大性、复杂性以及建材市场价格的变化非常之频繁,这些都必然地给给材料价差的调整带来不小的困难。

另外在材料价格的调整中还有诸多细节问题。对于预算编著的新手而言,在对材料价格施以调整时,或忽略要统一材料的计价单位。以水泥为例市场的指导价格以每吨作为计价单位,但预算材料的价格却以每千克为计价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再次对块料面层(如墙面砖、地面砖)而言,损耗率也是极易被忽略的细节。

再之在预算文件的编制中关于材料价格调整,需要编制人员对材料市场的涨价因素加以判断分析,例如阶段性的涨价,突发性因素影响等。分析对比各种因素,编制合理的调差办法,这对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3、费用的计量

费用的计量在建筑施工预算的编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在费用的计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在收取费用时,可能采用与定额规定不符的类别。比如对民用建筑工程和工业建筑工程而言,只有在同时符合跨度、建筑面积以及高度的三个指标中的两个指标时,才能归属于该类工程,而对构筑物而言,只需要符合其中一项指标。若是套错相关类别,则相应费用的计量也会发生错误,以致建筑施工工程整体的预算造价相差很多。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可能没有严格执行合同或招标条约。在做工程的结算时,尤其需要注意结合建筑施工的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所确立的内容,注意计量费用所提取的费率是否正确。对采用政府部门推荐的费率时,要及时掌握最新的取费文件,及时调整。

4、可能存在的欺骗

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欺骗行为导致项目价格虚增。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可能虚设费用。例如有些工程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或特种机械设备,但在竣工造价中却将许多大型机械设备的进退场费列入费用;有些工程无须抢工,却在竣工造价中列入夜间施工的增加费、赶工的措施费等费用等。

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可能虚报施工量。比如虚列工程项目,将没有施工的项目列入到结算中;又或者在建筑施工工程的某分项工程当中,多计算工程施工量或者通过重复计算工程来虚增工程量。

建筑工程结算需注意什么

目前施工方大部分都是在最低让利后中标的,这就造成了施工方会在结算时想尽一切办法多要一点,从发包方的角度看,几条施工方常用的结算技巧,供大家参考。

1.虚报工作量。

同一变更内容往往会有两份以上的洽商变更;

3.曲解合同条款;

4.含糊洽商部位。有一个施工单位上报预算,曾利用洽商含糊不清的部位及建设单位结算人员不熟悉工地及工作态度的不认真,通过一份洽商多要了600多万元;

5.涂改洽商内容;

6.变换定额编号;

7.对于人工费取费的工程,更改定额人工费含量达到工程造价的加大;

8.更改预算软件自动计算的工作量,如高层建筑超高费等;

9.虚增工作项目;

10.不光明的其他手段。律师建议:

1.做为施工方结算时多报的情况是环境造成的,因为总要给审核方留有一定的审核余地。实事求是的报也会被审掉一部分的。

2.上述说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究其原因,也是各为其主、各尽其职责而已。但只要不违背定额规定、文件精神,双方都能过得去就达到最高境界了,这也是我们做造价人员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3.每个问题都要辩证地去看,发包方、承包方地位不同,施工方往往处于弱势。

当然最终还是要讲究公平公正!【法律依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价款结算(以下简称“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发承包合同价款进行约定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的活动。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管理水平

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为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投资招标以及工程的竣工结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衡量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帮助。

1.对工程预算人员资质严格把关严格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和审查人员的素质。

2.完善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设计方案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到导航作用,而且是概预算数据计算时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3.使用专业的工程行业预算管理软件人工进行项目预算管理的难度大、效率低,而使用专业的项目预算管理软件则可以轻松的解决问题。1m筑造工具箱中有项目成本和预算管理的模块,可以对整个项目的预算、成本进行动态的、准确的监控,极大提升了预算管理的精准性。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建筑企业良好的工程预算编制的保证。

管理机制就是一个企业的骨架,只有管理机制周正,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发挥出他们真正的价值和能力。

工程竣工结算中常见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工程竣工结算常见问题及原因 :

1.履行合同不严格,造价控制乏力。建设工程经过有资质的机构编标,按法定程序,通过公开、公平方式招标、评标、定标,对于一般项目,施工单位的中标价即可作为竣工结算价。

有些单位最后确定的结算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合同存在严重背离的情况,如结算方式由中标价加变更签证改为全部依实结算;主要材料价格不按招投标及合同约定改按信息价;工程造价下浮率不按招投标文件规定下浮,擅自少下浮等等。

2.工程实施中乱签证,人为增加造价。施工中需要书面签证的不能及时办理,存在结算时补签证情况,有的完全靠记忆,或者在施工现场随意表态,监督走过场,不核实实际工程量只管签字。如在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就遇到某工程有一张预算外签证单,描述挖土方过程中,挖断下水管,使用污水泵抽水100多天。

挖断下水管应该及时修复,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污水一直流下去?再如某维修项目在年底仅对个别项目进行抽查,大部分项目未进行现场核实,仅根据施工单位上报完成的维修项目工作量进行签字认可,造成造价监督失控。

3.设计深度不足,工程造价失控。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确定后,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的高低。

有些工程一立项就急着开工,因设计深度不够,必然造成施工中变更多,现场签证多,从而使工程中标价与实际造价相去甚远,加上若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工程计价产生多估冒算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而增加的工程款就达到30%。

4.合同条款不规范,工程计价有隐患。

合同条款不严肃不规范,给工程决算留下许多漏洞,也是引起工程计价多估冒算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对包干范围及调整条件和调整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或措辞不严谨,结果包干项目包不死,合同等于没定。

5.材料价格跨期高套或认价不及时,工程价款攀升。

由于市场价格每月或每季变化相当大,而地市每期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基本无区别或区别不大,且又滞后,使预算价格严重偏离了实际价格,少数材料价格信息价甚至高出实际价格的50%左右。由于有的项目工期较长,有的施工单位根据自己需要,跨期高套也屡见不鲜。另外某些材料价格变动比较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认价,现场人员却以各种理由不及时办理认价手续,等工程完工后再去补认价,时过境迁,再去询当时的价格已不可能,只能随意认价了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