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建筑专业 > 中国古建筑如何隔热

中国古建筑如何隔热

发表时间:2024-07-28 04:29:47 来源:网友投稿

比如厚重的屋顶,有利于隔热。

2006年,太和殿大修时,记者有幸登上殿顶。可以清楚地看到,琉璃瓦之下铺有一层厚厚的“泥”。专家当时解释说,这叫“灰背”,有好几层,每层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总厚度约30厘米。厚厚的灰背层使得宫殿屋顶犹如覆盖了隔热层,在夏天不会因为阳光照射而变得炽热。

另外建筑的抬梁式梁架空间也有利于建筑本身隔热。参观古代庙宇内部时,大家可能注意过,不少房顶上部空间是由多根长短不一的木梁柱错落搭建,直至房顶,形成一定的空间。紫禁城的殿宇也是如此。由下往上空间一层比一层小,层层搭设,就像层层上抬一样,简单地说,这就是抬梁式梁架。这种架空的构造,使外部热量在向殿内传导时距离变长,室内温度变化放缓。

在立夏之后内务府营造司还会在后宫的院落里搭设凉棚。凉棚覆盖整个院落,上开天窗、亮窗,既可遮挡阳光对院落的直晒,让室外处于阴凉中,又可以根据阳光的强弱随时调节光线。凉棚虽然是用杉蒿、苇席绑扎而成,但外观与所在院落的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因而几乎没有违和感。这种凉棚不仅可以遮阳防雨,而且空间非常开阔,通风散热极为方便,有利于帝王后妃在建筑外面避暑纳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