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参加辩论队有意义吗
大学加入辩论队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之一,仅次于大一好好学高数。
在辩论队的日子,最忘不掉的是在学校的咖啡馆里备赛。晚饭过后和队友聚头,在思考和对话里不断的打磨论点,会争得不可开交被咖啡店老板痛骂,也会脑洞大开一拍即合。一抬眼天已经黑了。再一抬眼咖啡店打烊要被赶走了。然后顶着星星月亮,站在宿舍楼下的电线杆子下面继续聊天,直到笑的太大声、住在五楼的女生吼我们离开(真事)。到了第二天继续查资料、讨论、打磨论点到半夜。
一周备赛六天,从傍晚到半夜。打辩论有意义吗?当时的我们很少想意义这件事,就觉得喜欢。累吗?来不及累,只有满心的快乐和激情。我甚至觉得这样“认真”的做一件事的感觉,后来也很少有了。
入队聘书
很多人把辩论视为一种锻炼“表达”能力的工具,而辩论里能学会的最不重要的就是“如何说话”。辩论输出体现的其实是“如何思考”。比如一个辩题“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正方辩手要思考的不仅是“杀一救百”为什么是正义,更需要思考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这不是正义,他们的合理性在哪,又可以如何应对。例如如果没有“杀”那一个人,决策者是不是也做出了选择而没有救另外一百个人,而这一选择导致了100个人丧命。这种情况下勇敢的做出取舍又是否是一种正义?辩论场上,辩手从不是要说服对方,而是让听众感受到这个辩题深层的含义、接触到新的可能性,用辩证的态度剖出问题的“核”,让听众在充分的思考与全面的了解下得到自己的判断。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在不断的走向“核”。而这个过程就来自思考的力量。
我一直迷信辩论能让人发育大脑。我被迫的去思考一个问题、挖掘正反两种论点的可能性,被迫从非黑即白、未经反省的生活里走出来。要想解释为什么是A,就必须理解为什么有人相信B。有一次打辩题“国内消防员是否应该职业化“,如果没有这场辩论,我甚至不知道国内的消防员体质仍是义务兵制,更不会了解消防员当下处境与社会福利制度之间的关系。一场一场的辩论赛里,我无法直接改变问题的现实,但我的声音被会场的听众听见。这场思考的共鸣在几百个人之间发生,真是很美的一件事。
辩论队聚餐
加入辩论队也让我遇见大学最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我辩论队绝对是最容易脱单的学生组织之一。一周的高密度备赛,意味着和队友的高密度相处,恨不得一起吃饭也要打一场模辩。而到了赛场上,四个人长着同一条舌头。你们在各自的辩位质询、对辩、盘问、结辩,发挥不同的作用却输出统一的立场。比赛后在每一顿火锅里蒸腾所有的情绪,边大笑边赶着宵禁跑回学校。如今我和辩论队的朋友已经相识五年,每次聚餐后,每个人嗓子都是哑的。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因为喜欢奇葩说稀里糊涂报名了学院的小班赛做替补。原定辩手身体不舒服,于是我稀里糊涂的备赛、比赛。获得听众掌声的那一刻,我觉得,真值。后来进队之后的每一次比赛、每一顿火锅,我都觉得,真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