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的历史沿革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的历史沿革

发表时间:2024-07-07 14:23:10 来源:网友投稿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年,距今111年前),广东布政司韶州府辖曲江县知事在始巷头(即现今和平路小学校本部所在地)开办了曲江书院。曲江书院是官办的,据称所收书童均为县学秀才,其生源质量自然雄冠一方。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史上经历了废科举、兴新学的革新、动荡、断续时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8年),曲江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学堂为学校。在现今和平路小学校址上兴办的是韶州武城镇小学。这也是一所官办学校,与其他民办或商办的达德小学(即现今韶关市建国路小学)、广育小学(原韶关市第八小学,现已撤并)等相比,武城镇小学自然也显露出其在生源、师资、设备、质量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建制亦多次改革。武城镇小学后来改名为“韶关市第一小学”;再更名为“韶关市和平路小学”。但无论何时何名,该学校校址一直未迁,官办的性质一直未改,“重点”的头衔一直未变。直到如今历史上数易其名的“韶关市和平路小学”仍是众多孩童和家长向往的学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