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4-07-08 00:28:08 来源:网友投稿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的不懈追求,认真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重视课前师生交谈,及时将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

课间十分钟里,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嬉闹……上课铃一响,他们虽然都会陆续走进教室,但只有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很快进入课堂角色,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学生往往还沉浸在课间的玩耍嬉闹当中,不会一下子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来。如果教师仍“单刀直入”:“这节课,我们将要来学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此时,那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当他们“醒”过来时,课上到哪儿都不知晓。这既影响学生听课效率,也会造成班中学生“两极分化”。

怎样才能把一颗颗童心从沸腾的课间及时拉回到课堂中来呢?这时,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周围环境,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谈起,这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课前适当的即景闲谈,能使学生课间留存的亢奋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再加上教师亲切的教态,对学生关爱的眼神,激励性的语言,更能起到引导调节的作用。

借助新颖有趣的导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课的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一个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会为整堂语文课的教学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导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力求多彩多姿。一般常用的方法有游戏导入法、创设情境法、故事激趣法、巧设悬念法、课题质疑法、温故知新法等等。但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应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重难点,以灵活生动的形式导入新课,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设计了绘画导入的方式。先利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弓”和“箭”,然后通过与学生谈话,巧妙地导入新课。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能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