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武汉大学老建筑群的建筑布局与风格

武汉大学老建筑群的建筑布局与风格

发表时间:2024-07-08 00:57:35 来源:网友投稿

首先、她记载了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艰辛足迹。武汉大学的建设过程无不饱浸着当时的教育者、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和对教育的热爱,体现了他们求真务实,尊重科学,艰苦奋斗等精神。其次、她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证。珞珈校园的建设时期,正是欧风美雨向中国内陆逐步渗透的时期。珞珈山的武大校园是中国人自主创建的第一个大学校园,是中外建设者的共同努力的结晶,建筑既没有完全西化,也没有完全的中国化。而是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西方建筑的技术,规划设计中了中西合璧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第三、国立武汉大学的新校舍为培养高级人才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武汉大学的学术地位和教学水令世人瞩目,为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这里也是弘扬爱国思想的圣地。抗日战争时间,蒋介石和周恩来因国共合作一起在这里居住工作过。1、校园选址科学,有山有水,自然风光优美。2、建筑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设计师面对山水,没有一开始就大动干戈,而是尊重自然、依山就势,运用中国园林、殿堂建设的惯用布局方式,在散点、放射状的自由式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利用山体山势、地形地貌,精心布置建筑群。3、建筑设计思路上,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中西融合,科学地将装饰性与实际性巧妙的结合。1、尊重自然,融合自然,因山就势,大量运用“地不平天平”的设计手法,建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2、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着力营造珞珈校园建筑群,建筑丰富多样,富于变化,杨正的格局中渗透着自由的布局,自由的布局中存在着严整的片段。3、运用西方建筑手法,单体建筑造型宏伟高大,多姿多彩。把西方的水泥、钢结构、西式的双立柱与中国的歇山顶屋檐结合,使单体建筑有了西式的宏伟,群体建筑有着中式的宫廷楼阁。4、建筑的装饰考究,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相结合,重复体现了建筑的艺术抽象性、象征性的特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