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求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求帮助

发表时间:2024-07-08 03:17:46 来源:网友投稿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求帮助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师总结)

师:圆锥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们知道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货车来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试验)

2、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

学生试验小组交流。

各个小组的意见反馈。

师小结: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水来做的的试验;有的是用沙来做的试验。你们都能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V(圆锥)=1/3V(圆柱)。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组的同学别具一格,用的是一个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两个与第一个圆锥大小一样的圆锥,这样就得到了三个大小一样的圆锥,也得到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提出表扬!

3、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师针对个别情况进行训练。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选择题。

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1)54立方米(2)6立方米(3)9立方米

2、东东的家里有一个圆柱形水桶,装满水是30千克,需要几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容器来装?

3、书上的一些题目。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因为旧知是新知的的基础,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我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转换,在练习题的的设计上,注重了对学生的图形测量能力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创设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对出现不一样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这节课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根据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