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4-07-08 23:53:21 来源:网友投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力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我校的学生来说学生都很聪明,但由于在初中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学会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就成了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我们教师必须从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一、教师要有爱心和狠心:教育孩子们,关键是爱心和狠心,老师承担的是爱心付出应当适度,过分了就会成为溺爱,只会毁了孩子的前途。那么狠心呢该批评时批评,绝不因为怕得罪学生而一味宽容,学生们现在不明白,在将来的某一天终会明白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厮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学生的爱。”如果老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有怎能因材施教,获得学生的信赖而顺利开展教学呢。学生成长过程中犯错误在所难免,作为老师的态度,当然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宽容,但又不同于充当“和事佬”和“老好人”的角色,这种宽容能触及到学生们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积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过错深感后悔,而且还准备将功补过……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宽容所产生的精神震撼力比惩罚所产生的精神震撼力要强烈的多。将严爱和慈爱结合在一起,正如盐和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过量或是缺乏,都将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学生在成长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叛逆冲动与行为,作为老师应引导,而不是严厉的管束与斥责,学生们的个性不同,把他们导入到不同的适合自己发展的路上,是老师应该做的。二、巧妙导入新课,引发兴趣:课的开头称为“导入新课”,课堂教学的导入虽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新课的导入要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①趣事导入法: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化学的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②魔术导入:用化学魔术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齐心,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比如: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一节时,可先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小魔术,然后指出氨除了具有与HCl作用生成NHCl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③实验导入:在讲解金属的性质时,可首先作一实验,用棉花包住一小快金属纳,然后用滴管滴几滴水,发现棉花着火燃烧了,通常水能灭火,而在此处,水却能生火,什么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分组竞赛,调动积极性:在我们教师讲课的时候,不要把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要仔细观察他们能不能接受,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讲酸碱中和滴定时,可以首先把学生分成几组竞赛,每道题10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奖小礼品。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鉴别哪瓶是盐酸,哪瓶是氢氧化钠。由于是竞赛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纷纷认真思考,有的学生给出我们的答案会令我们大吃一惊,比方有的同学没有竟然想出了用瓶塞来鉴别的方法,即玻璃塞的瓶子里装的是盐酸,橡皮塞的瓶子里装的是氢氧化钠,这种方法很新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常规教学法往往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四、角色互换:常规教学法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久而久之,容易造就学生的懒惰性。他们会这样想:反正老师是要讲的,我思考不思考没什么关系,只要我上课听懂就行了,究其原因,仍然是没有培养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换一换位置,学生在讲台上讲,老师在讲台下听,让学生象教师一样,在课下备好课然后再上讲台讲。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角色互换,学生也学会了尊重老师。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激情的紧张度,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精神心理气氛。已境激情已思激情,激发学生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五、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情感具有固有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与之相关的事物上。根据情感的特性,教师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学生。其次教师在施教时有的放矢,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一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课堂情绪是在课堂教学情景的作用下在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他反映出课堂教学情境跟学生心理间的关系。课堂情绪表现为:积极、活泼、积极、沉闷和消极、冷漠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课堂情绪,产生的教学效益是不同的。他表明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对教师的情感有不同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猛烈。所以教师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情感教学中要达到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重点在于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过程中,要分析、思考差生学习差的原因。因为差生学习困难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多种原因集中到一点,即他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失败后,随着失败的积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改变,逐步形成这些学生失败者的心态,丧失了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虽经补课,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致使教师束手无策。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尤其是差生对教师的要求,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情感,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中学生这个年龄段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创造欲和表现欲,教师应当结合这一特点,充分利用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创造各种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这样问:我熟悉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会背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但遇到一些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解题的科学方法,思考方法不对,就像开锁用错了钥匙一样,如果换一把钥匙,可能很容易就把锁打开,因此如果思考方法对头,许多数学问题就化难为易了。下面我们先谈谈计算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巧在变更豁然开朗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他不称象却称石头。这是因为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没有合适的衡量器具可以称那么重的大象。而石头较小且能分开称,就可以有石头的重量推出大象的重量。曹冲的聪明之处,就是他在解决问题时,用了变换对象的方法:用石头代替大象,从而化难为易。解决数学问题也要这样考虑,把问题进行适当的变更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从而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例1:计算8+98+998+9998+99998+999998【思路分析】这道题目中若用硬加的方法算出它们的和来,显然是非常费力的。可我们仔细观察便发现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与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相差不大,那我们就先把它们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如此变更计算变得简便而又迅速。原式=(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2×6=1111110-12=1111088例2:6.23×0.15+165×0.0623+5.2×6.23+0.623×30【思路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165×0.0623可改写成1.65×6.23,这样改写后,每个加数中都有相同的因数6.23,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6.23提取出来,则得到如下解法。原式=6.23×0.15+1.65×6.23+5.2×6.23+6.23×3=6.23×(0.15+1.65+5.2+3)=6.23×10=62.3例3:19.99÷5/2-0.4×9.99【思路分析】根据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9.99÷2.5可以转化为19.99×2/5;同时0.4×9.99也可以转化为9.99×2/5。经过两次“转化”,便可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计算了。原式=19.99×2/5-9.99×2/5=(19.99-9.99)×2/5=10×2/5=4同学们,我们常说,学到的知识要能举一反三,善于灵活运用,当你遇到较复杂的,或者是你从未见到过的一些题目,一定别害怕,仔细分析,往往能转换成你所熟知的问题。试一试利用你学过的定律、性质,巧算下面的题目(可以找找你的好朋友,两人一起做看谁算的又对有快)。199999+19999+1999+199+19327×93-327×31-327×42999999×185053.46×13+13×6.54-12.5×1.29×819.96÷5/3-0.6×9.96

记得采纳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