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药学院的学院成就
周宏灏院士在国际上首先证实了药物代谢和药物反应存在种族差异,发现一个新的CYP2C19突变基因(CYP2C19*5);率先提出和证明CYP2C19在人群中存在基因剂量效应的理论。近年来进行的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等研究处于国际前沿,为我国未来基因指导的药物治疗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心血管药理学一直是该校传统优势特色学科,老一辈有陈修、郭兆贵教授。近年李元建教授等首次发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明内源性ADMA是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提出的DDAH/ADMA代谢酶系统是寻找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靶点,并发现某些中药成分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作用与该靶点有关。为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探明了新的路径。谭桂山教授带领的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团队,以治疗新靶标为切入点,寻找和合成新化合物。发现天然产物酮能调控DDAH/ADMA代谢酶活性,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首次从中药中发现一系列Akt/mTOR抑制剂VBE(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I类抗肾纤维化新药氟非尼酮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正申报临床研究(已申请全球专利)。李焕德教授牵头的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学研究方向,在合理用药、个体化给药、药物中毒抢救及体液分析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药I期临床试验平台已经为制药企业开展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试验150余项,开展I期临床试验16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