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蚌埠铁路中学姚勤勇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描述科学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由于数学语言本身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给学生的数学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高中数学能力要求中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能力的考查都是通过试题来完成的,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力的考查结果。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抽查发现粗心马虎丢分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阅读的方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教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化为会读。
。即先浏览题干,
收集信息
如:锐角三角形△ABC中,若A=2B,
a,b
分别是角
A,B
的对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sin3B=sinC②③④请将所有正确的判断序号填在横线上
在这道题中就有
锐角三角形、A=2B、
a,b
分别是角
A,B
的对边三个条件,以及四个判断。特别是锐角三角形这个条件对解本题至关重要。
又如:首项是的等差数列{an}从第10项起每一项的值都大干1
,则此数列的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多少?此题中从第10项起中的起就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能忽略。
泛读就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快速浏览,一带而过,对于题干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收集有效的信息,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②精读
。即根据所学知识点仔细分析题目要求,
整理信息
,在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对题目所给的各个条件加以加工、整理、排序,弄明白每一个条件的来龙去脉。
如: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点:P1(1,1),P2(1,2),P3(2,1),P4(1,3),P5(2,2),P6(3,1),P7(1,4),P8(2,3),P9(3,2),P10(4,1)则P60的坐标是
本题如果直接看题干很多学生都会感觉无从下手,找不到规律,但是如果加以整理,重新排序:P1(1,1)P2(1,2),P3(2,1)P4(1,3),P5(2,2),P6(3,1)P7(1,4),P8(2,3),P9(3,2),P10(4,1)
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精读就是要把与解题相关的内容反复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并能够有效地整理各个信息,特别是挖掘出隐藏的信息,掌握解题方法,建构数学模型,这对解题是大有帮助的。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泛读、精读相结合加以训练,相信高中三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数学素养都将不断地得以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