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纪念小学的发展历程
《发挥历史名人效应,尽快启动邓世昌纪念小学扩建工程的建议》案号:043;案由:发挥历史名人效应,尽快启动邓世昌纪念小学扩建工程的建议;提案者:民进海珠总支。理由:海珠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它的优势。2010年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大量投入,海珠区已经是广东省的教育强区之一。如何让海珠区的教育更快跃上新台阶,我们认为应着力改造文化配套学校规划相对滞后的状况,应充分发挥历史名人效应,利用历史名人效应这一无形资产打造我区文化教育的新品牌。例如:邓世昌纪念小学就可以发挥其历史名人效应。大力弘扬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开展爱国、爱家乡教育,实施“历史名人战略”,利用“历史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相国的情感,利用“历史名人效应”提升海珠教育的知名度,加快海珠教育的新发展的步伐。邓世昌纪念小学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的老城区,毗邻邓世昌纪念馆和已纳入区发展规划的邓世昌纪念广场。作为全国闻名的爱国英雄邓世昌的纪念小学,早已声名远播;该校原来是区内的一所薄弱学校,经过干部教师的不断的奋斗与追求,在环境教育方面屡获殊荣,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省首批绿色学校、区一级学校,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是全区唯一的一间国家级绿色小学。2003年9月,该校作为全市唯一一间国家级绿色学校被推荐为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实验学校。2004年12月,该校正式挂牌成为全市唯一一间中德合作“校园环境管理项目”试点学校。但是该校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却长期滞后,仅仅达到区一级学校的标准,由于内环路建设时被征用了一千平方米的用地,学校占地只有4400平方米,接近麻雀学校的标准。学校教学专用场室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操场多年来仍是水泥球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训练时很容易跌倒受伤。同时作为全国知名的一所绿色学校,作为广州市环境教育的一个窗口,该校经常要接待全国各省市的兄弟学校甚至海外环境教育学者来校参观,参观者在赞赏学校环境教育特色的同时也对学校场地和硬件设施的落后感到惋惜和不解。例如省环保宣教中心的领导在参观该校后就毫不客气地指出:学校场地和硬件设施档次太低,与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鼎鼎大名很不相称。办法:为此,我们希望区政府能把邓世昌纪念小学作为邓世昌纪念广场的配套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大投入尽快启动邓世昌纪念小学征地扩建工程,高标准地进行场地和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信这所有五十年历史的老校名校一定会焕发新姿,成为海珠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其中一个亮点,为加快建设“五彩海珠”的步子作出贡献。邓世昌纪念小学“十一五”科研课题开题仪式。五月三十一日,邓世昌纪念小学举行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启发研究型教学系统及创新教学研究》的开题仪式。参加本次开题仪式除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外,教育局副局长李明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梁桂容、原市教研室教研员卢务全、韩可与、市教育局思品教研员姚顺添、海珠区发展中心陈祥春主任、刘建中副主任以及学校各共建单位的代表都参加了本次开题仪式。开题仪式上李明汉局长、梁桂容教授、任晓坚副校长都分别发言表示:学校以“主动互动、优质高效的教学研究”为此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腾飞。(邓世昌纪念小学供稿 谭文燕执笔)“传承礼仪文化,争当奥运小主人”邓世昌纪念小学2008年第五届艺术节暨家长开放日活动于2008年5月30日召开,参与活动的嘉宾有广州市教研员姚顺添、海珠区教育局副局长何毅文还有一直支持关心学校工作的各界领导和家长们。原海珠区副区长周树坚向学校赠送了亲笔字画,勉励全体师生“奋发图强”。开放日上学校进行了观摩课的展示、艺术节的表演和游园活动,家长义工们尽己所能为此次活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会上,何局长说:“邓世昌纪念小学的家长义工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长期以来,我校已形成了家长、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局面,本次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受到很好的礼仪文化教育,得到了家长、领导的好评,彰显了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发布者:海珠区教育信息中心,责任编辑:海珠区教育信息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