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之所以选择考取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是多重考虑下的结果,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与传统的水利工程不一样,其中研究方向众多,涉及水文,地下水,水安全,水生态,遥感等多个方面,因此本科有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报考,另外中国农业大学作为老牌985,且处于北京,地理条件优越,就业形势较好。
建院以来水科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本,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共计250余名,学院人才培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
几年来水科院师生先后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水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百余项科研项目。学院还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下面有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水生态研究所,水安全研究所。可以根据自己方向在入学后进行选择。
该专业专业课近年来有所改变,前几年专业课主要为水文地质学基础,近三年来改为了水文学原理,可以看到,重点考察方面由地下水方面转为了地表水方面,但水文学原理考试大纲其中也包括了地下水的部分,考察分数大概为2:1,。因此要结合参考书目,认证复习。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报录比有较大的波动变化,主要是因为每年学院会依据需求及时调节录取人数,但是整体录取人数有在增加,报名的人中肯定有一部分没有过线,因此报录比其实实际意义不是很大,更多的关注复试人数,和录取人数之间的比值,但就本人了解来看,录取人数占据了复试人数的大多数,甚至近几年仅仅淘汰一到二人,因此要好些准备初试,初试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分数线基本稳定在330-340分左右,英语录取线为55/55,算是比较高的分数。考研的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收集信息,专门分享北师考研的资讯,很多历年的真题、复习资料、招生介绍等都可以在上面查到,个人觉得挺受用的。下面的历年录取数据就是在网上查到的:
2022年:50/50/70/90/340;刷2人,录取14人(02方向录3个名额),最高分398,最低分340;
2021年:50/50/70/90/338;刷1人,录取13人,最高分403,最低分353;
2020年:55/55/70/100/325;录取9人,最高分394,最低分332;
2019年:48/48/70/90/300;录取17人,最高分388,最低分305;
2018年:48/48/70/90/300;录取7人,最高分359,最低分305;
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
我的英语是最早开始准备的,自知英语水平一般笨鸟先飞,四级500分,六级432分,所以在大三的寒假,我就开始准备英语单词的学习,买了二本《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和《恋练有词》,按照遗忘曲线,坚持十天背完了这本书的单词,差不多三千个,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过1200个词。
十天背完后寒假剩余时间以及开学后,我都是用手机软件在背单词了,因为我自己感觉用起来更加方便,直至考试前,每一天都会在手机软件上背单词,把考纲的词汇背了很多很多遍了。一开始每天要花2-3h在背单词上,到后面越来越熟练,大概9月份开始吧,就花1h左右。我在背单词时候有个习惯,会把当天复习时候遗忘的老词记录在excel表上(备忘录),积累几天再一起重点复习这些单词。这份属于我自己的单词资料在后期非常有用,可以花少量的时间补强自己未掌握的单词,效益最大化。
7月份开始做英语阅读真题,从08年的真题开始做起,用的张剑老师的黄皮书,先自己独立做完一篇阅读,再去黄皮书里找对应的答案解析。刚开始做的时候可以精细一些两天做一篇,到了9月份开始频率保持在一天做一篇阅读。起初做的时候错误率很高,四篇阅读要错6-8个,随着自己看解析、练习次数的增加,错的数量越来越少。建议在单词背得比较熟的情况下去做真题,才不会浪费了真题。后面留了三套真题在12月模拟。
11月份开始练习作文,时间不多了,可以买一本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把必背的10篇作文背熟练熟,积累句式、特殊词汇,到考试时候很多可以用上,没有追求很多太高级的句子,目标就是考试时候写作文少犯错误就好了。也可以自己早点开始多看作文模板积累更多的素材。
自己在备考英语过程中,体会最深的就是英语单词越熟越好,这可以加快做英语客观题的速度,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文章本身而不是卡在单词上面。
2、考研数学
考研数学可谓是花时间最多的一个科目了,推荐大家自己买喜欢的全书讲义来学习。我在大三下开学后买了李正元全书和配套的练习,开始了自己看书做题的道路,没有视频课的陪伴确实很枯燥无味,但坚持下来,全是踏踏实实的收获。
在3月份因为有其他比赛耽搁了数学的进度,在四月份开始正式看这本李正元全书,这本全书很难,直到8月中旬才把这本全书和配套的练习做完。书的题目量不多,但质量都很高,值得反复练习琢磨。后面又从头开始了第二遍对全书的学习,继而第三遍,直到考前全书学习了四遍。数学的重难点在于极限、求导和积分这三大部分,后续很多综合性比较强的难题都是和这三个部分结合起来考的,所以大家对这三部分内容的学习要重点抓,细致耐心多练。
在国庆假期开始数学往年真题,以及李正元全书配套的《最后冲刺超越135》,在11月份下旬开始做模拟题,做了李正元五套卷和李林六套卷。
真题我是一整套卷子一起做的,隔一天做一套,模拟题也是,不做真题的时候就做超越135或者看李正元全书。做真题和模拟题时候我都是按要求在三小时之内做完。
模拟题的作用不是很大,只能让自己适应一下考试的感觉和节奏,重要的还是全书以及往年的真题,特别是自己买的全书讲义,把全书的内容、思路、基本定理方法掌握了才是根本,才是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的利器。
自己看书或者去找视频课看都是不错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学到东西、学进去的才是正解。在做考场模拟时候,可以找出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心态崩溃,要提醒自己克服焦躁情绪、放平心态,细心地踏实地慢慢来。
3、考研政治
政治备考比较简单,资料就是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腿姐的《背诵手册》、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八套卷。
可以直接看《精讲精练》,看完一章节的知识点就做对应的1000题,把第一遍的错题记录下来,二刷时候只做错题就好了。
我做第一遍时候没有把答案写在书上,是在a4纸上标了题号然后再写上去,再去对答案,然后在书上把错题用红笔标出来,后面二刷也很方便。
11月份开始看《背诵手册》,把里面的知识点看了两遍,到12月份做肖八,肖四,里面选择题的知识点需要肖四的大题需要背诵下来,肖秀荣老师的大题命中率很高,我是把四套卷的大题基本都背下来了,这些都是考试时候可以用到的素材语料,背了不怕没东西写的。
水利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分数120+。因为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课不是统考,所以当时我是找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历届真题。题型一共有以下几类:选择,判断,名词解释,主观题。每一年题型都会有点变化,但是考的主要内容不变,不用太担心题型问题。
我用的书是《工程水文学》第4版和陈家琦的《水资源学》,然后要了一些学长学姐的资料以及中山的水文学ppt。
可以从暑假开始准备专业课。首先先从书本开始,看书要细致,最好列出一个框架,我用的是xmind。根据历年真题和一些参考资料,分出几块大的知识点,然后再细化。
选择题和判断题以及名词解释的部分可以刷水文题题库,主观题的部分要从真题中总结。中山的水文主观题很灵活,所以平时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体系,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特别是在写主观题的框架的时候,最好先列点,从点延伸作答,这样做能对知识点更清晰,也更清楚题目具体考察的是哪一个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可以关注以下学科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可以上网查近几年的文献,或者在相关网站和公众号了解学科前沿发生的一些热门议题,放入自己总结的框架里,在写主观题的时候都可以用上。
只要平时总结出了足够细致和庞大的框架,后期一直翻来覆去的背诵(背很重要),最后在考场作答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
其他建议
知识都是相通的,我是听一遍视频看一遍书,去理解课本的内容,出现不懂知识,什么是惯性积,又是拉格朗日又是欧拉又是泰勒看到这些就头疼,什么和什么啊真是,真难啊!心里越觉得难越学不进去。
我就开始边读书边做笔记,遇到不懂的名词(比如惯性积,散度)就去查相关的知识,去搞明白这些讲的都是什么,再返回来去学习书上的知识,理解了书上的知识然后写下来转化成自己的笔记,这样很有成就感,让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个体现,觉得没有白学习。
学过第一遍之后,对水力学有了个大致的印象,要是有人问水力学讲的什么,能告诉别人的答案就是目录的内容(静力学,动力学,能量损失等),再具体一点便不知道再讲些什么,这就算我在心里建立的第一层框架吧。
这样还不够我开始读第二遍书,去试着理解书上每一句话的意思,把公式的推导过程也去理解了,去做书上的例题,也不能说是去做吧,就是看解题步骤,等第二遍学完对书上的知识的理解就又多了,要是有人问水力学讲了什么,我可以讲出来每一章里面的内容都有什么,这是建立的第二层框架。
第三遍再读这边书已经没有当初那种很排斥的感觉,觉得水力学也就这样嘛,没自己想的这么难,所以第三遍翻书也很快了,知道这一页讲了什么,这一章讲了什么,看完内容就去做后面的练习题,计算题可以用计算器,这时候就出现新的问题,做了去对答案的时候发现不对,检查一遍不是数抄错了,就是按计算器按错数,这要是会做却因为算错数在考试的时候得不到分数,自己得恨死自己了,我就去尝试改掉这个马虎的毛病,还真是难改啊,心里重视,平常做题的时候也免不了这个毛病,不过也找出了自己经常在什么方面会犯错,在正式的考场上,我就按照我平时的会犯错的习惯去检查,按完计算器和卷子上的数对一遍,然后所有做完了在重新算一遍,就算这样交了卷之后还是心里没底,知道自己这个人太马虎了。
课后题做完之后,就是做的真题,这时候就从烦躁的心情转变到了浮躁,觉得这题也就这样嘛,没什么难的,其实这个时候我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心情,虽然觉得简单,但是做题并不是全对,只是知道思路,但是总有那么一点小错误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
我就去注意一些小细节,我把课后题做了三遍真题做了三遍,我给自己出知识点的问题让自己去回答,我问自己这样够了吗学够了吗?心中也没底,但也不知道再学什么了。这个时候要是问我水力学学了什么,我能把书上大部分内容讲出来,并且前后的章节能联系起来,能说出来每一章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点。考研加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