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递增数列
五、数列本章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应切实进行全面、深入地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解决下述几个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须用定义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若给出一个数列的前项和,则其通项为若满足则通项公式可写成.(2)数列计算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及其性质熟练地进行计算,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3)解答有关数列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善于使用各种数学思想解答数列题,是我们复习应达到的目标.①函数思想: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的函数,所以等差等比数列的某些问题可以化为函数问题求解.②分类讨论思想: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分为及;已知求时,也要进行分类;③整体思想:在解数列问题时,应注意摆脱呆板使用公式求解的思维定势,运用整体思想求解.(4)在解答有关的数列应用题时,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有关数列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决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别注意与年份有关的等比数列的第几项不要弄错.一、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数列的项与项数:
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
4、 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
5、 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7、 等差数列、公差d、等差数列的结构:
8、 等比数列、公比q、等比数列的结构:二、基本公式:
9、 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10、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an=ak+(n-k)d(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1
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Sn=Sn=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1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an=akqn-k(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1
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当q≠1时,Sn=Sn=三、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1
4、 等差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S3m、……仍为等差数列。1
5、 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1
6、 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1
7、 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S3m、……仍为等比数列。1
8、 两个等差数列{an}与{bn}的和差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差数列。1
9、 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anbn}、、仍为等比数列。20、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2
1、 等比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2
2、 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2
3、 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a/q,a,aq;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为什么?)2
4、 {an}为等差数列,则(c>0)是等比数列。2
5、 {bn}(bn>0)是等比数列,则{logcbn}(c>0且c1)是等差数列。26.在等差数列中:(1)若项数为,则(2)若数为则,,27.在等比数列中:(1)若项数为,则(2)若数为则,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2
8、 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2
9、 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2n-1)2n30、裂项法求和:如an=1/n(n+1)3
1、 倒序相加法求和:如an=3
2、 求数列{an}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①an+1-an=……如an=-2n2+29n-3②(an>0)如an=③an=f(n)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如an=3
3、 在等差数列中,有关Sn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1)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