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存在哪些问题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都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成长。处于幼儿时期的学生与小学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有所不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者密切相关,幼儿教育的质量决定了小学教育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由于学生身心的差异,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这导致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后不适应小学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困境,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向小学的教学方式靠拢,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种模式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教学评价上,幼儿园时期就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忽视了幼儿教育的初衷,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力求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成绩在教学评价中作为重要指标,导致幼儿的压力过大。在教学方式上,幼儿园时期便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方式,这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园教育来说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才更符合幼儿的天性,才能增强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尽管部分老师也会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融入游戏和活动,但这种带有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游戏和活动背离了游戏、活动的本来意义。
2、教学观念较为陈旧。目前很多幼儿园的老师还保留着传统的观念,认为要想实现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很多幼儿园老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拼音、识汉字等工作上,旨在解决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吃力”的问题。但是这种观念是较为狭隘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不仅仅与学习有关,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都有关系,是全方面的。幼儿园时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在学习上,更应该注重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家长较为急功近利。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家长就表现地急功近利,只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这些家长让幼儿提前学习课程内容,有的孩子甚至在幼儿教育时期就已经学了很多小学教育中才有的内容。从短期来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学起来也很轻松。但从长远来看,会形成上课不认真以及其他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难度的加大,提前学习的知识不够用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就出现下降,此时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适应后续的学习节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