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初中文言文动词活用名词

初中文言文动词活用名词

发表时间:2024-07-13 09:14:04 来源:网友投稿

1.初中文言文动词变名词,,名词活用,有哪些、/.学而时习之:时,名词做状语,修饰“习”,时常。”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温故而知新: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旧的知识。

元方时年七岁:时,名词做状语,当时。父异焉: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做宾客。

父利其然港也:利,名词意动用法,以……有利。但微颔之:(颔,到处是电筒名词活用为动词,浦的),汝亦知射乎:射,动词活用为名词,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轻。康肃笑而遣之:遣,动词的使。

2.初中文言文动词变名词,,名词活用,有哪些、/.补充:动用法,使……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暮,名词做状语,在早晨。乘奔御风:奔,动词用做名词,奔驰的快马。

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做名词,清波。罗敷善蚕桑:蚕桑,名词活用为动词,“善”的宾语,养蚕采桑。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十五、二十、三十、四十,数词做状语,在……岁时。罗敷前致词:前,方位名词做动词,走上前。

馿不胜怒蹄之:蹄,名词用做动词,用蹄子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用做动词,用船。

尽其肉:尽,副词用做动词,吃尽。山不在高有山则名:名,名词用做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补充:有龙则灵:灵,名词用做动词,灵异。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混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不蔓不枝:蔓,枝,名词用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香远益清:清,形容词用做动词,远播,显得清幽。妇抚儿乳:乳,名词用做动词,喂奶。

会宾客大宴:宴,名词用做动词,宴请。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用做动词,说出。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做动词,善于。妇手拍儿声:手,名词用做状语,用手。

皆重铠以习之:铠,名词做动词,穿着重铠。卒夜宿:夜,名词做状语。

3.古文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子,要20个①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踢)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刃杀害)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识水性,游泳)

④客初至,不冠不袜.(冠戴帽子,袜穿袜子)

⑤北面而事之(事,译作“奉养”)

⑥一狼洞其中(洞,译作“打洞”;)

⑦寿毕,请以剑舞(寿,译作“贺寿)

⑧沛公欲王关中(王,译作“称王)

⑨去今之墓而葬焉(墓,译作“修墓”)

⑩春气动,鲜不疫矣(疫译作“害病”)

⒒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寓,译作“住宿”)

⒓晋军函陵。(军,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

⒔今王鼓乐于此。鼓乐:击鼓奏乐

⒕云霏霏兮欲雨。雨:下雨

⒖扣弦而歌之。歌:唱歌

⒗衣冠而见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⒘冠切云之崔嵬冠:戴

⒙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照耀

⒚先天下之忧而忧先以……为先

⒛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以…….后”。

4.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新课标词性活用汇总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七上)《〈论语〉十则》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七上)《智子疑邻》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七上)《智子疑邻》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七下)《伤仲永》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

(九上)《隆中对》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七下)《伤仲永》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

(八上)《桃花源记》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七下)《伤仲永》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理相待。

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七下)《伤仲永》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七下)《口技》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七下)《口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八上)《陋室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八下)《醉翁亭记》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七下)《狼》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七下)《石壕吏》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七下)《狼》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七下)《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东词,(从柴草中)打洞。(七下)《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八上)《陋室铭》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

(八上)《大道之行也》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八上)《大道之行也》虽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马。

(八上)《三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八下)《与朱元思书》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八上)《三峡》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八上)《观潮》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轩: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高处。

(八下)《与朱元思书》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远处。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八下)《五柳先生传》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八下)《马说》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八下)《送东阳马生序》如鸣珏环,心乐之。乐:以……为乐。

(八下)《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八下)《小石潭记》蛇:名词用作状语,像蛇蜿蜒那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用作状语,像翅膀一样。(八下)《醉翁亭记》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八下)《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八下)《醉翁亭记》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八下)《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着驴。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

(八下)《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苦恼。(九上)《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死: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

(九上)《陈涉世家》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九上)《陈涉世家》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九上)《陈涉世家》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九上)《陈涉世家》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九上)《陈涉世家》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九上)《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九上)《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九上)《陈涉世家》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变或竹板打。

(九上)《陈涉世家》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九上)《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战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九上)《陈涉世家》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九上)《唐雎不辱使命》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九上)《唐雎不辱使命》与臣而将四矣四: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个。

(九上)《唐雎不辱使命》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九上)《唐雎不辱使命》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九上)《隆中对》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九上)《出师表》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九上)《出师表》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忠实的人。(九上)《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九上)《出师表》相随饷田去,丁壮。

5.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的使动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做王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②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为……而死

②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

八.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

九.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美:赞美

②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

十.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

十一.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异

②予怪而问之怪:认为……奇怪

十二.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

其实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是要多积累,多背诵。

6.初中语文古文中所有名词用作动词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七年级(下)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7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10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12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13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八年级(上)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19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20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22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23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24卧右膝。

(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25诎右臂支船。

(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26而竖其左膝。

(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27居右者椎髻仰面。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28故人不独亲其亲。

(《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2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30故外户而不闭。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31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3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4每至晴初霜旦。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3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3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3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38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39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4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41与余舟一芥。

(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八年级(下)4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43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4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4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4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4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48一食或尽粟一石。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49策之不以其道。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5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51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5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53余则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5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55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

5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57如鸣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8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5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60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

7.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大汇总高润清收集整理A.名词活用为动词:1.稍稍宾客其父2.但微颔之3.每至晴初霜旦4.虽乘奔御风来以疾也5.卒辇而致之6.驴不胜怒,蹄之7.苔痕上阶绿8.妇抚儿乳9.无不伸颈、侧目,以为妙绝10.不能名其一处也11.其夫呓语12.会宾客大宴13.欲棰杀之1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15.台中像群仙16.泉而茗者17.罍而歌者18.红装而蹇者19.人恒过20.神弗福也21.公将鼓之22.请师之23.一狼洞其中24.月明辉室25.光鉴毫芒26.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27.名之者谁28.故自号曰醉翁也29.是金陵人,客此30.东面而视3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2.针石之所及也33.火齐之所及也34.然得腊之以为饵35.又安敢毒耶36.人病则忧惧37.策之不以其道38.白日放歌须纵酒39.黄梅时节家家雨40.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41.腰白玉之环B.名词作状语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吾日三省吾身、日再食)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4.下见小溪5斗折蛇行6.犬牙差互7.山行六七里8.与余舟一介9.秋水时至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1.毕竟东流去12.西北望长安13.戴朱缨宝饰之帽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5.北通巫峡,南极潇汀C.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1.同俗自媚于众为善2.攘除奸凶3.亲贤臣,远小人4.此绵良实5.风烟俱净6.亦以此自轻7.猛浪若奔8.成人之美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10.心奇之11.京中有善口技者(陈康肃公善射)12.不蔓不枝13.香远益清14.回清倒影15.则素湍绿潭16温故而知新17心奇之D.意动用法:1.父异之2.邑人奇之3.父利其然也4.吾妻之美我者5.渔人甚异之6.不耻下问7.端居耻圣明8.少促尼之闻,轻伯夷之义9.余悲之E.为动用法: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F.。

使动用法: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3.君将哀而生之乎4.望而却步峰息心5.乱花渐入迷人眼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