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注重听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因而要让学生注重听课。心理学实验证明,仅使用听觉,可记住材料的15%,而视听觉结合使用参与学习活动,则可记住材料的65%。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仔细观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使学生能从老师环环相扣的表述、规范的作图和简练的板书中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精练和严密,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
二、注重说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学生模仿的样板。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课堂表述时应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节外生枝。数学用语要准确、规范,表述应有逻辑性,能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讲得具体,把难懂的东西讲得容易,充分表现数学语言的规范化、形象化和通俗化特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语言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为后期严谨的推理表达奠定基础。
注重说也就是要注重中口头表达,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熟记概念的名称及表示符号,让他们把自己的解题的思维过程说出来,把数学的法则、公式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出来,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阐述清楚。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脱离书本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复述其含义,理出定理的证明思路,并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点明定理的思路。从学生的语言表达中,观察其掌握知识的程度,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时应重视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语言形态的表达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不同语言形态的互译训练。如:“三角形的高线”概念互译为:
概念名称文字语言叙述符号语言叙述图形语言叙述
三角形的高线AE是ΔABC的高线或AE是ΔABC中BC边上的高AE⊥BC,垂足是E,或∠AEB=∠AEC=90
类似的概念表达,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举不胜举,若能坚持进行互译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为文字证明和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三、注重练
重视“画图”。图形语言是感知问题的视觉语言,学生要画出正确的图形一般有两个思维过程:第一,根据题意,想象出空间图形,这是形象思维过程;第二,通过规定的法则,用图形表述出头脑中的空间图形,这是经过分析图形的内部结构,综合运用空间点、线、面相关性质的过程。所以说作图的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练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的引导。课堂教学时用到的图形要尽量坚持当场作图,使学生看到作图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画图的方法,归纳作图的规律。介绍每一种新图形时,均要求学生熟练画出。在证明或计算中要由简到繁,让学生根据条件准确画出图形,以便使学生更容易找到解题或证明的突破口。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步骤,若不加以重视,学生的学习就会陷于困境中。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在日常教学中一丝不苟地作图、解题、证明、简洁严密地运算、推理。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探索,多让学生在黑板上表演,师生共同找出书面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对课后作业必须精批细改,帮助学生克服解题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作业给予表扬并给同学们示范,让学生逐步达到“想得到,做得对”的境界。
总之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好数学语言,必定要经历一定的训练过程。只有通过教师通俗、形象、规范的语言引导、启发,辅之上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手、眼、脑、口得到全面使用,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打破学生对教材简练语言的理解桎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克服数学难学的畏惧心理,顺利的进入数学王国的殿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