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启蒙(一)
学前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象指物或口头数20以内的数,认识和会写10以内的数,并进行10以内内的计算,这是上小学具备的知识基础。要学好小学数学,只是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些数学能力,那么在学前应该培养哪些数学能力呢?
1.发展良好的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语言是指用数学概念及术语来表达数与数、数与形之间关系的语言。数学语言又是科学性、逻辑性、概括性很强又非常简炼的语言。长期以来由于在幼儿期忽视对孩子进行数学语言的启蒙教育,初入学的儿童很不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他们不能恰当地使用量词,“一架飞机”、“一只小鸡”,往往被说成“一个飞机”、“一个小鸡”,而且话说得不简炼,伴有许多与数量关系无关的描述性语言,“一棵树”说成“一棵老大、老大的树”:“树上有5只猴子”说成“树上有1只大黑猴,3只小黑猴,1只大黄猴”等等。家长应结合指物数数,看图说话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能力。在教幼儿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辅导举例:
(1)指一个物体或群体,说含有数量的一句话。要求会简练地说话,会正确使用量词。
①指一个物体说话。
妈妈:小明,把你的玩具和学具拿来,妈妈和你一块玩儿好吗?
小明:好啊!(小明把小汽车、铅笔、小狗积木、飞机、洋娃娃、蜡苹果、青蛙丶尺子等学具、玩具都拿来了。)
妈妈:(指汽车)这是什么?
小明:这是汽车。
妈妈:这是几辆汽车?
小明:这是一辆汽车。
妈妈:小明驾着一辆汽车。去买学习用品,他先买了一把尺子,又买一支铅笔,还买了一本小人书,开车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只小青蛙,一只小狗它们要搭车回家,然后在玩具店里还买了一个洋娃娃。小明收获真不小。他高兴的回家了。小明你能象妈妈这样边玩边说吗?
小明:能!(小明学着说)小明驾着一个汽车(妈妈纠正:一辆汽车)小明驾着一辆汽车,去买学习用品,他买了一把尺子,一杆铅笔(妈妈纠正:一支铅笔)……小明还看到天空中飞着一辆飞机(妈妈纠正:一架飞机)小明在路上口渴了,还买了一个大苹果吃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妈妈:小明真聪明,比妈妈说的好,妈妈向小明学习。
妈妈:小明,把画片拿来,妈妈考你,要是全答对了,妈妈奖励你一个漂亮的铅笔盒。
小明:(把画片全拿来了)妈妈,您说吧!妈妈:这是几辆汽车?
小明:这是一辆汽车。
妈妈:这是几艘军舰?
小明:这是一艘军舰。
妈妈:(指一棵松树)这是……
小明:这是一棵松树。
妈妈:说得很好,你自已能边指物体边说吗?
小明:能。这是是一支铅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裤子,一条香烟,一朵花,一块积木,一只公鸡,一条鱼,一位老师,一张画,一把小刀,....
妈妈:小明说的真好,把这个铅笔盒奖给你。
这种指物说含有数量的一句话,对于幼儿将来能正正确确使用量词及用简炼语言表达数量关系很有好处。
②指群体说含有数量的一句话。
妈妈:昨天,,小明指一个物体说话,说得特别好,受到了妈妈的奖励,今天妈妈拿出许多物体,你会说一句话吗?说对了,还能得奖。
小明:好吧!
妈妈:(拿出画着3只母鸡的图片)图上有几只母鸡?
小明:图上有3只母鸡。
妈妈:说对了。(拿出画有小朋友的图片)仔细数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小明:(数)图上有6个小朋友。
妈妈:好,(拿出3张图片,一张一张的指给小明看)你能说出每张图上画的什么物体,有多少吗?
小明:(一张、一张地仔细看)第一张图上有4匹马,第二张图上有2辆汽车,第3张图上有10块糖。
妈妈:小明真棒,你怎么知道马论“匹”呀?
小明:在幼儿园,老师讲“小马过河”的故事,老师说老马生了一匹小马,老马让小马学本领,驮一袋麦子过……
妈妈:小明,你猜今天妈妈奖给你什么?
小明:(想一会)妈妈奖给我一个新书包。
妈妈:小明猜对了,妈妈奖给你一个新书包。(给小明背上)小明真神气,再过两个月小明就是一个小学生了。
小明高兴地笑了。
(2)教给孩子一些术语。
当孩子能正确运用一些量词术语以后,再教给一些常用的数学术语。如给小明丨块糖,可以问他:“妈妈给你几块糖?”孩子回答:“妈妈给绒1块糖。”又拿出一块说:“妈妈再给你他增加1块,你一共有几块糖?”让孩子说出再增加1块一共是2块糖。“增加”、“一共”是数学中表示“添上”和“合起来”的常用术语。再如拿出2块积木。问孩子:“妈妈手里有几块积木?”回答:“妈妈手里有2块积木。”从2块积木中拿走一块,边做拿走的动作边说:“原来妈妈手里有2块积木,现在‘减少’1块,‘还剩’几块积木?”让孩子说出减少1块还剩1块。“减少”、“还剩”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术语。l块还剩1块。又如。拿出8根筷子,分成每2根一双,看过程及分的结果,使幼几体会每2根一双及“平均”的含义,“平均分”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术语。
(3)训练幼儿看实物或图片,说含有数量的三句话(包括未知量)。特别要教给说问话。这种训练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开始可由家长一句一句地提问让孩子回答,再过渡到让孩子自已看图说三句话。
辅导举例:
妈妈:小明,咱们今天学做数学题好吗?小明:好的。
妈妈:(左手拿2支铅笔,右手拿!支铅笔)妈左手拿了几支铅笔?右手拿了几支铅笔?
小明:妈妈左手拿了2支铅笔,右手拿了1支铅笔。妈妈:两只手一共拿了几支铅笔?
小明:(看了一下)妈妈一共拿3支铅笔。
妈妈:(嘴里念叨1、2、3)对了。小明你能把妈妈出的这道数学题从头说一遍吗?
小明:能。妈妈左手拿了2支铅笔,右手拿了1支铅笔,两只手一共拿了3支铅笔。
妈妈:小明前边两句话说的很好,最后一句话不对,你把两只手一共拿的铅笔数都说了,还怎么算啊,最后一句话要说:两只手一共拿了几支铅笔?就对了。
小明:知道了,妈妈我再说一遍您看对吗?妈妈左手拿了2支笔......两只手一共拿几支铅笔?
妈妈:对了!小明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
让孩子看图连贯说出含有数量的三句话。
妈妈:图上有几只大鹿?几只小鹿?一共有几只鹿?
小明:图上有2只大鹿,3只小鹿,一共有5只鹿。
妈妈:小明,再给妈妈出道题?
小明:用这幅图还能出题呢。妈妈你听着,我出题了,有几只白猴?几只黑猴?一共几只猴?
妈妈:这道题我会做,有3只白猴,3只黑猴,共小明:(抢着说)-一共6只猴,妈妈想得真慢,本来就有6只猴,现在还是6只呀,根本就不用算了。
妈妈:对!小明头脑真灵活。
看图说三句话,目的是训练幼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不是为计算,所以在编题时题目的数字不要太大,以免喧宾夺主。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及幼儿的活动中不胜枚举,只要家长留心周围事物,注意引导,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养成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