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薛城区实验小学的学校精神

薛城区实验小学的学校精神

发表时间:2024-07-18 08:04:15 来源:网友投稿

【真积力久,止于至善】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为师生认同和信守的价值观念,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大家“置身于一所有特色的优秀学校,总能感到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使你感动、兴奋、激越、升腾。这种能唤起、激发学校师生崇高情感和进取心的东西就是学校精神。”(王生先生《论如何培育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学校精神应当包括坚定的目标追求、强烈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独特的文化韵味,它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它是学校所追求的一种精神风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往往用简短的语言形式来表现。“真积力久”出自《荀子·劝学》,原文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意思是学习要踏实积累、持久努力,才能钻研进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著名历史学家吴其昌说:“‘真’,一点不虚空。‘积’,一点不放弃。‘力’,一点不躲懒。‘久’,一点不怠息,脚脚步步踏实。得一分积一分,得一寸积一寸。不求速效不计时日,无厌无怠地努力下去,即使移山填海也会成功。……我们应该把这四字当做四盏明灯,深深地体认、受用。”正如曾国藩所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锲而不舍,金石为开。“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主旨在于彰明高尚的品德,在于革除旧习、勉作新人,促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明明德”就是陶冶并展现自己高尚的品德,使光明的德行兴盛起来,是对内的;“亲民”则是使民众能日新月异,进步不已,担当社会责任,体现政治情怀,是对外的。“止于至善”指的是终身学习、不断实践,使自己的道德和社会的道德都达到或处于“善”的最高境界。“止于至善”是没有止境的,荀子强调“学不可以已”,立德、立学、立业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真积力久、止于至善”言立德,是指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师生的德行修养应该是锤炼陶冶、完善提升、至大至刚、达济天下;“真积力久、止于至善”言立学,是指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师生的治学态度应该是厚积有恒、与时俱进、锲而不舍、精进不息;“真积力久、止于至善”言立业,是指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的办学态度应该是百折不挠、勇于维新、追求卓越、育人报国。“真积力久、止于至善”是核心理念“自强不息”要义的承载和血脉的延伸。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