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小学生月考有利还是有弊,现在的教育该怎么搞

小学生月考有利还是有弊,现在的教育该怎么搞

发表时间:2024-07-18 16:26:12 来源:网友投稿

1、我觉得小学生月考是必要的,对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是利大于弊,因为月考也是对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习情况的总结有利于学生的自身的总结和教师的反思,以便下一步学习和工作的及时调整。

2、教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大事务,它不仅攸关现在,而且远及未来。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教育不力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二战后日本之所以从战后废墟上起飞并短期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是与其“教育立国”的发展战略分不开的。强大的教育孕育了高素质的国民,高素质的国民又将国家经济高速推向前进……那么我们中国,一个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其教育又是如何呢?

对于我们的教育弊制,大家探讨和描述的已经太多,百草止水就不再赘述。百草止水想直接探讨的是,中国到底如何办教育。

首先是经济问题。教育总免不了投入,地皮、建筑、教材、教具、器械、教职员工的工资乃及花草树木等等,都需要花费大笔的钱财。当前我们实行的是教育产业化,所有的教育花费经过加价后平摊到每个学生的头上。这样算出的学费对富裕家庭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对一般老百姓就是一组沉重的数字。不光中国就是全世界,穷人都是多数,所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教育必须能够保证每个国民都能承担得起。这就意味着教育不仅不能产业化,而且必须仰赖政府的投入。具体来说中国的教育,必须从幼儿园到高中,实行真正全面费的义务教育。

目前我们的义务教育流于形式,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真正的义务教育必须学费全免,教材费、作业本费、以及各种取暖费、空调费、水电费、校服费等杂费一概全免,学生家长只需为孩子配备足够的练习本和文具就行了。说到这里有人不免嚷嚷了,这样国家负担太重,政府财政承受不起。那么百草止水就反问了,改革开放前我们不是实行的接近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嘛?那时国家那么穷为何还承担得起?古巴和朝鲜够穷了吧?他们实行的是免费教育,试问它们为何就能承担得起?以中国第四经济大国的实力,以我们平均收入达小康程度的经济水平,如果谁还敢说国家负担不起真正全免费的义务教育,那实在是该掌嘴了。

有钱人和有权人说了,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跟穷学生在一起,我们的孩子应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就请你们的孩子离开国立学校,拿上大把的钞票将他们送入贵族学校,在贵族学校里自然就能享受到贵族的教育。贵族学校是赚钱的,因而国家就不能投资经营,全由民间资本进行运营,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子女自然不能享受免费教育,如果他们进入国立学校,就应该按照国际标准收取他们的学费。如果他们持绿卡并长期居留中国,学费可以适当减免。

上完高中就是大学了。大学投入太大,自然不能全免费。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宜扩展太快,应该同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步调一致。大学是收费的,但不能收到像现在这样令人咋舌的程度。大学收费应该是象征性的,其教育经费依然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国家理应设立助学金制度,对那些穷而优质的学生,不仅要免除学费,还要提供一些生活补助,以帮助他们学完整个大学课程。

其次就是教育内容。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目前的小学课程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三四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初中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初二初三先后又加上物理和化学;高中的主课是语数英外加政治,理科加上理化,文科则加上史地生。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失偏颇,而且极不合理。

英语的教学不仅贯穿了义务教育的始终,而且是高考的铁定主课。走进大学课堂后,理工科便又纷纷撤下语文课,英语却留下来继续占据主课位置。什么四六级托福之类的英语考试,把中国大学生的头都搞大了。可以说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我们已给予了英语远远超越国语的地位。在高等教育里,我们牺牲了学生们的国语进修机会,迫使他们拿出1/3、1/2乃至2/3的精力去学英语。试问有这个必要吗?毕业后真正用到英语的学生到底有多少呢?为什么仅仅因为少数人需要英语而让多数人忍受痛苦学习无用的英语呢?百草止水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应退出主课行列,只能列为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学习。高考时英语也不能作为必考科目,除非报考某些相关专业时才可加考英语。到了大学语文必须继续成为主课,英语仍为选修,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教学才能回归理性合适的位置。我们的教育体系总是缺乏真实有效的人生课程,使得我们刚刚处于人生发展初期的学子们,不仅对于自己的生理机能缺乏完整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调整方法也一无所知。这不仅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全面认识自己的生理机能,学生就不会对自己的身体过分好奇和无知;尽可能多地了解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有效的调控自己,也能促进学生们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初步能力。所以说人生课程极其重要,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必须有它的一席重要之地,而且要通过学分考核来加以强化。也许有人说我们教育里面已有了部分人生课程,但大家都明白这种用政治思维过滤了的人生课,不仅作用寥寥,而且由于误导和遮掩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我们呼唤真实全面的人生课,呼唤对学生对社会负责有效的人生教育。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华人教育总有个重文轻武的习惯。事实上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文武兼备方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国家来说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对个人来说文以谋生扬名,武以安家卫命。武之道意义甚大,作为教育更不能偏之废之。只有文武兼备,我们的教育才会完善和健康,就像人有双脚,偏一废一必然难以立足于地,而文武不仅对于个人而且对于国家都是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双脚。

那么怎样进行武的教育呢?百草止水以为,从幼儿园至小学,强身健体安全避险是根本。除有针对性地提供体育锻炼外,传授遇险逃生和求救自救的技能、对初级危险的认识和排除及对坏人坏事的认知和辨别,当然初级的保家卫国理念也要适当地予以传授。初中阶段在现行的体育课基础上必须追加防身格斗的训练,深化并升级对来自自然和社会灾难的认识、应对、逃避、排除等方面的技能,而军事教育就必须堂而皇之地成为必修课目。高中阶段强身健体的体育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安全生活、自救救人的知识理应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军事教育则在初中基础上继续予以扩展。作为考试体育和安全课程理应成为小学的必考项目,初中升高中必须添加体育、安全、军事三科。高考时无论文理科,体育、安全、军事三科都必须是必考项目。大学不仅继续设置体育、安全、军事三科,而且这三科都必须计入学分的考核范畴。

再次考核。对学生来说考试是天,分数是上帝,“分,分,学生的命根”已成为华人教育的通病。将教育量化为分数是我们教育的重大弊端,分数充其量只能反映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知识深入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则丝毫无法体现。西方的学生从小学起就忙于写论文、做试验、搞调查,而我们到了大学才开始提倡和推广,真是本末倒置荒谬至极啊!对学生的正确考核应是,知识点考试同调查、试验、论文相互兼顾,共同作为考查和引导学生学习与创造的必要手段,这些手段从小学开始必须一直延伸到大学。近年来所谓的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似乎有所加强,但以高考为核心的应试制度不仅未曾弱化,而且愈演愈烈,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大学应该怎样录取学生?百草止水想西方的招生体系应该可以予我们以借鉴,大学招生不能唯分数论,高考分数只能算是个重要参考,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必须列入考核之中。

教育的考核不能只针对学生,还要针对教师和官员。对教师的考核我们一贯的做法是,将其工资、奖金和福利同学生的成绩挂钩。这一挂钩不要紧,教师们削尖脑袋钻研应试教育方案,以帮助他的学生们获取一个好的分数,同时他本人能够得到一个好的收益。这一挂钩使得教师们将素质教育弃置一旁,助长了教师们的熏心利欲,恶化了教育环境。这一挂钩使得歧视和排斥差生现象层出不穷,收受学生贿赂贩卖分数大行其道……因此必须将教师们的收益同学生的成绩脱钩,代之以将教师的前途和利益与其教学水平、学生的素质、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挂起钩来。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恶化了的教育环境,才能使“传道、授业、解惑”和“教学相长”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