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怎样区分内能,机械能,热量,温度的关系
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
状态量
,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
摄氏度
”。从
分子动理论
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平均速度
就越大
分子运动
就越剧烈。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
、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
热传递
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
过程量
,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的单位是“
焦耳
”。
、联系:
(1)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3)热量与内能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
(4)内能与机械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指整个物体发生
机械运动
时具有的能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总有
分子动能
;分子间总是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总有
分子势能
,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即内能不可能为零。机械能可以为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