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初中七年级语文版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的)

初中七年级语文版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的)

发表时间:2024-07-19 00:34:57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岑寂(cén)孤僻(bì)栖息(xī)杞人忧天(qǐ)

B.吮吸(yǔn)契机(qì)颤抖(chàn)怒不可遏(è)

C.惊觉(jué)锦衾(qīn)嶙峋(xún)络绎不绝(yì)

D.滂沱(pāng)恫吓(hè)亵玩(xiè)融融泄泄(yì)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3分)

A.和霭谈笑风声不屑置辩B.狼籍蜂拥而至水泻不通

C.宛转戒骄戒燥含辛如苦D.殉职销声匿迹漫不经心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客都书香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广州市能够实现创卫成功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

4.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作者国籍作品出处体裁

A.丰子恺中国《白鹅》《中国现代散文精华》散文

B.莫德·林赛美国《地毯下的尘土》《美德书》童话

C.埃德加·斯诺加拿大《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西行漫记》传记

D.泰戈尔印度《纸船》《泰戈尔散文诗全集》诗歌

5.下列对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榴》是文学大师郭沫若的一篇作品。文章立意深刻,文采斐然,特别是作者借石榴寄托个人志向,抒发感情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B.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作者满怀思乡之情写了《海燕》这篇文章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C.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

D.江口涣在《鹤群》中对鹤群的描写多是融于叙述之中的动态描写,很少有静态描

写,这是这篇文章与前三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6.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9分)

⑴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大守行》)

⑵《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

⑶《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心情的的句子是,

⑷在《爱莲说》一文中,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

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42分)

文言文阅读

(一)赏析诗歌(4分)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是(朝代)的。(2分)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二)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

⑴第归,杀而鬻之()⑵与人不苟合()⑶闻者皆惮之()

⑷陈曲直()⑸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⑹非吾子若孙也()

2.文末划线句子说明了包拯怎样的愿望?(1分)

答:

3.用波浪线划出侧面描写的句子。(1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译:

⑵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译:

现代文阅读

(一)母亲的贺卡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1.本文依次叙写写贺卡→→等情节。

2.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⑴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答:

⑵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答:

3.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

4.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

答: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画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二)

①去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a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b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c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d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②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但是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1/5以上。  ③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④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D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1.在第①段中a、b、c、d处依次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加剧急剧仅有至少B.仅有加剧至少急剧C.急剧至少仅有加剧D.至少加剧急剧仅有2.按文意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⑴调节洪峰⑵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⑶容纳百川A.(1)(2)(3)B.(2)(3)(1)C.(3)(1)(2)D.(1)(3)(2)3.举例本文所运用的两种主要的说明方法。(2分)答: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

许多。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5.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根治长江水患应注意解决哪几个问题?(3分)答:

三、写作实践(50分)

为别人写传记时,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做简要的评论;也可以侧面记述几个典型事例。

请为自己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要求:⑴选材真实,有重点,并体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或生活情趣;⑵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⑶题目自拟;⑷字迹端庄,文面清洁,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训练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

1.D2.D3.A4.C5.C

6.⑴提携玉龙为君死⑵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

(一)1.晋陶渊明2.D

(二)1.⑴卖⑵随便、随意⑶畏惧⑷是非⑸不久⑹和

2.告诫子孙为官要清正廉洁。

3.“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4.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⑵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现代文阅读

(一)1.送贺卡→收贺卡2.⑴表现了老所长沉重、紧张的心理状态,因为人命关天。

⑵表现“他”复杂的心理状态,“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为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所感动。或对母亲和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之情。(意思相近即可)3.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突出送贺卡的艰难。

4.母亲在贺卡上的留言,让老所长等人感到贺卡的分量;又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和关爱:老所长冒雪送信到县邮局,邮车破例上路,贺卡被准时送上火车……5.D

(二)22.B23.C

24.⑴列数字,如:“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作比较,如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⑵举例子,如:“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至少有23次。”25.B

26.要点:①控制人口;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③退田还湖,增强湖泊的泄洪能力。

三、写作实践(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