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发表时间:2024-07-19 15:46:43 来源:网友投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出示生字词。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

  A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指导写字

  1、环上窄下宽

  塔墙左窄右宽。

  桨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小节

  (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5、看板书,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悄愉排左窄又宽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2、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海面倒映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感我们愉快歌唱

  问幸福生活谁安排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体而言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语基的重点要因课而练”(教研员话),于是,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但“课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更改”(教研员话)于是,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情感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少先队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歌曲磁带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播放音乐歌曲磁带。说说是什么歌曲?2、揭示课题,板书:(1、让我们荡起双桨)3、教学生字:荡(读准后鼻音)桨(三拼音节)1、听歌,说歌名。2、齐读课题3、学习生字:荡、桨二、初读课文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2、交流自学情况:1)卡片正音。推开波浪环绕红墙凉爽洒悄悄地功课2)指名读全文,再正音。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不读破句三、学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家思考: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1)读第一句话,看看和题目有什么联系。2)“推开”是怎样的动作?“小船儿推开波浪”是什么意思?3)小朋友们在水上看到些什么呢?教学“环”、“塔”、“墙”。3、指导朗读。对照图画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个自然段?教学“爽”。1、读课文。分清第一自然段有两句句子。2、1)认识到首句点题。认识到“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说我们正在划船。2)用动作表示推开,理解“推开波浪”是说小船在前行。3)想象美景。理解“环绕”、“四周”。想象美景。体会出愉快的心情,朗读。四、第二自然段1、读读,说说小朋友们的心情如何?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2、教学“洒”“悄”。3、指导朗读。“飘荡水中”指小船在水面不前进。1、自由读课文段二。2、“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他们心情愉快。从“悄悄地”“歌唱”“凉爽”感受到。3、学习生字。4、感情朗读。五、总结1、播放音乐,感受小朋友的心情。2、指导朗读。1、听歌曲,体会。2、配乐感情朗读。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中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出示生字:墙浪爽桨洒悄2、读课文1、说说生字的笔顺写下来。2、指名读课文。3、集体读课文。4、二、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你能回答吗?作者为什么明知故问呢?2、文中三个小节的末尾两、行相同,它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3、指导朗读:小朋友的心情怎样4、读课文。(范读)1、思考,小组讨论。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2、表明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忘了划船,小船飘荡,凉风拂面。3、用欢乐、自豪语气来读课文。4、三、总结课文背诵课文本课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人民的真挚感情。自由背个别背齐背

四、书写练习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板书:推浪塔墙洒悄环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型。2、指导书写。1、思考,用各种方法记住字型。2、笔画多的字要注意写得紧凑。3、练习描红。4、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2、加偏旁组词主良肖果3、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词。美丽的()愉快的()凉爽的()尽情的()1、背诵课文。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A.“海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句描写的景物有,这些景物的色彩分别是。B.“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红领巾指的是。板书设计:1、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推开倒映环绕自然迎着阳光望着歌唱热爱党尽情欢乐幸福生活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3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能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生字,学生的朗读水平与理解能力逐步提高。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创设了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课时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四、指导写字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词。朗读与背诵课文。2、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一、细读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二、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三、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四、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  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作业设计: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   )     主             良        ( )(   )      ( )(   )        ( )(   )      ( )(   )     肖             果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板书:1、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