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研究生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研究生

发表时间:2024-07-22 03:13:23 来源:网友投稿

我不是科大的学生,但是我知道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很牛的学校,我想他的科技考古专业自有它的过人之处,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自己喜欢这个方面,就可以去报考,这样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也不会感到厌倦。我在它的官网上看到以下信息供您参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考古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钱临照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创建科大科技史学科之始。目前的科技考古实验室系2008年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共建,并于2009年冬经校学术委员会评定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朱清时院士

实验室负责人金正耀、阎立峰(兼)

兼职教授陈福坤、罗宏杰、李盛华(香港大学)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2008年引进教授1人、博士后2人;2012年引进香港大学博士1人(特任副教授)。现在编教授、副教授各3人,讲师1人。各科研课题组分布在如下领域和方向:

1.同位素科技考古

2.释光技术考古应用

3.考古材料和传统工艺

4.农业和生物考古

5.文物保护和修复

〔设施设备〕

2008年8月获批场地220㎡,并在985二期建设经费支持下购置丹麦Riso国际最新型释光测量仪(2009年9月到位安装)、蔡司研究级金相显微镜等科技考古特色仪器设备等共计160万元。

〔研究生培养与国际交流〕

实验室为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科研基地,同时面向校内外开放,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牛津大学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RLAHA)等建立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美国和北欧等海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4名,在籍外国博士留学生1人。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海外名校保持学术交流往来。

〔科研项目〕

2008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18项。

〔科研成果〕实验室潜心开拓传统和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释光技术、同步辐射光谱技术等在科技考古领域的应用,构筑科大特色的学术高地。2010年以来,在国际科技考古重要杂志Quaternary

Geochronology(SCI/IF3.238)、Archaeometry

(SCI/1.581),及第5届全球福布斯文物科技论坛(华盛顿2010,特邀)发表论文4篇。发表EI、CSSCI、CSCD论文20余篇、专著2部。

参考文献:http://archlab.ustc.edu.cn/sysjj_17/201101/t20110119_88157.html(中国科大科技考古实验室)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