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航空航天类专业”实力强悍的大学排名
航空航天类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开设院校不算多,其实不少院校的专业开设时间都不算很长,不过这类专业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对学生的毕业院校和学历要求普遍比较高。
国内大学将专业分为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今天分享的就是10类航空航天类专业实力比较强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盘点,感兴趣的高考生也可以参考,普遍录取分数还是比较高的:
1、飞行器动力工程研究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民航大学;
应用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安航空学院、烟台南山学院、滨州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研究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3、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研究型: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
应用型:成都工业学院、吉林动画学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4、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研究型: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应用型:珠海科技学院、安阳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西安航空学院;
5、飞行器适航技术研究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应用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滨州学院、安阳工学院;
6、飞行器制造工程研究型: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
应用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贵州理工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7、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研究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应用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安阳工学院;
8、航空航天工程研究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应用型:南昌理工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9、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研究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台州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西华大学、中原工学院;
应用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云南警官学院、珠海科技学院;
10、智能飞行器技术研究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航空航天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学科排名中,全球共有50所高校上榜,排名全球前5的高校依次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
中国内地高校中,表现最好的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怎么样?新排名,挺进全国前五!
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每一位院士都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才宝藏。
前段时间校友会公布了2022中国大学两院院士排名,排名统计了2016-2021年间,国内各大高校新增院士的数量,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新增七位两院院士的成绩,位居排行榜第五位。
一个学校的院士数能够直观的反映学校的教学实力和学校的综合水平,毕竟作为国内学术界最高荣誉,同时也代表着权威,能够极大地影响资源的调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院士数量越多,学校所获得的经费就越多。而在北航拥有31位院士,由此可见学校的所能“撬动”的资源有多少。
就拿北航的平台资源来说学校建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8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想要建造如此数量的实验室,不仅需要充足的经费,更需要优秀的科研团队作为支撑,很显然,北航满足这两点条件。
长期以来北航在31位院士的带领下,办学经费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人均科研经费更是多次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学校还拥有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这些条件完全能够满足众多实验平台的搭建。
也正是在众多资源的帮助下,北航才能拥有更多的动力去发展科研事业。自“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即便在国内众多高校中,这个成绩都足够亮眼。
在众多先辈的影响下,发展科研事业的决心已经深深地刻入每一位北航学子的灵魂中。由学校本科生组建“冯如三号”团队两创国际认证航时世界纪录。“月宫一号”团队破世界纪录。学生作品“北航1-4号火箭”“亚太空间小卫星”接连成功发射。可以说北航自上到下,都充斥着浓郁的科研氛围。
在新时代的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是社会第一生产力,国家最主要的进步动力,而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能够不断产出优秀科研成果的高校,正是国家所急需的,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对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扶持力度绝对会只增不减,而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更是一项巨大的优势。
关注“高考风向标”,获取最新最及时的报考消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