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能上中山大学?
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山大学2021、2022年在广东各专业的录取情况。
中山大学是公认的省内龙头院校,是广东2所985之一,4所211之一,也是8所双一流之一。学校前身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整合多所学校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学校拥有广州(南、北、东)、深圳、珠海5个校区,设有1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50个学科参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其中A类学科数14个。另外哲学、数学等11个学科连续两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各专业录取情况
中大2022年在广东高考提前批本科的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运动队,以及本科批次的音乐统考类、普通类招生。由于前4类未公布专业分数,故本文只介绍本科批次普通类的录取情况。
◆ 2022年,中山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次普通类共有38个专业招生,含历史类12个专业、物理类28个专业。
◆ 历史类:录取门槛最高的是经济学类(广州),含经济学、金融学专业,达到626分才能被录取,对应排位区间为266-290名。
录取门槛最低的是旅游管理类,满602分就能被录取,对应排位区间为1424-1504名。
◆ 物理类:录取门槛最高的是临床医学(八年制),达到662分才能被录取,对应排位区间为795-872名,这是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双一流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综合实力极强,录得全校在广东普通类招生的最高分676分。
其次是口腔医学(5+3一体化),需要达到659分才能被录取,对应排位区间为1023-1129名。
录取门槛最低的是预防医学(深圳),满614分就能被录取,对应排位区间为12969-13481名。
◆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珠海、深圳校区同时招生的专业,广州校区的录取分数均要高于珠海、深圳校区。如物理类的临床医学专业,广州校区录取分为646分,深圳校区录取分为636分。数学类专业广州校区录取分为651分,珠海校区录取分为637分。
◆ 以下是详细对比表:
2021年各专业录取情况
同上2021年的录取情况也只涉及本科批次的普通类专业。
据 我要考大学 统计:
◆ 2021年,中山大学以大类招生,共设置了14个专业(类),下含分流专业共50个。其中历史类4个专业(类),19个分流专业。物理类10个专业(类),31个分流专业。
◆ 历史类:录取门槛最高的是法学类(广州,社科实验班),达到620分/全省排1050名才能被录取,内含法学、公共管理类、社会学、信息管理类专业。
录取门槛最低的是外国语言文学类(卓越人才计划),满615分/全省排1453名就能被录取,内含阿拉伯语、朝鲜语等外语类专业。
◆ 物理类:同2022年一样,录取门槛最高的临床医学(八年制),达到669分/全省排763名才能被录取。
录取门槛最低的是生物科学类(广州,理工实验班),满629分/全省排8332名就能被录取,内含心理学、药学等专业。
国立中山大学介绍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东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等,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1924年,孙中山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如今该校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截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开设13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3个,专业学位类别37种;有全日制学生58897人,其中本科生32790人,硕士研究生17038人,博士研究生9069人;专任教师4629人。
1924年2月邹鲁接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广东法科大学两校之后,即于当月24日召集三校学生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举行大会,会上宣布筹建国立广东大学,并报告了筹备经过和进行计划等。3月3日,广东大学召开首次筹备会议,着重讨论并通过了
国立广东大学
筹备处组织大纲。为保证筹备工作的开展和国立广东大学的顺利开办,孙中山亲自动手筹措资金。1924年6月9日,
孙中山
任命
邹鲁
为国立广东大学首任校长。
中山大学历史沿革
1924年6月21日,广东大学举行校长就职和学生毕业典礼,孙中山委托总参议
胡汉民
代表大元帅在会上宣读了训词:“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孙中山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
国立广东大学定于1924年9月15日正式上课。当时学校并没有举行开学典礼与成立典礼。后又经校务会议复议,将开学典礼及成立典礼日定于1924年11月11日这一日,也就成为国立广东大学的校庆日。
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
廖仲恺
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10月获国民政府批准。同年增设医科。其后
广东公立医科大学
国立广东法科学院
广东省立勷勤大学
工学院先后并入。
1926年3月,
郭沫若
就任文科学长,
郁达夫
任英国文学系主任。
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
国立广东大学钟楼
1926年8月17日,国民政府下令改校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广东大学改名后,国内出现多所以“中山”为名的大学,如武汉、杭州、南京、上海、
兰州
西安等地。1928年2月间,以蔡元培先生为院长的大学院有鉴于此,决定除保留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以资纪念外,其余中山大学均改为所在地方名。
1927年1月,
鲁迅
从
厦门大学
被聘至中大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1928年3月,复名为“
国立中山大学
”。
1931年,改文、法、理、农、医科为学院。先设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四系,校址暂定于文明路,第二年迁往石牌新校址(即
华南理工大学
和
华南农业大学
校址内)。
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之一(是中国第一批成立“研究院”的三所高等院校之一)。1938年,设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系。同年10月受到
抗日战争
的影响迁至云南澄江,1940年迁回粤北坪石。
1945年1月,中大被迫进行抗战以来第三次迁校。坪石校本部师生先后撤往
乐昌
仁化
。据《国立中山大学滞留仁化员生概况》记载,由于仁化亦处于抗战前线,学校不久又择定校本部和研究院在
龙川
,师范学院在龙川龙母圩,理学院和工学院在
兴宁
东坝朱屋农学院在
五华
歧岭法学院在
蕉岭
路亭文学院、医学院和先修班在
梅县
县城。后来校本部、研究院、理学院紧急疏散到梅县。
[3-5]
1945年,迁回广州石牌等原址复课,1947年设置体育系,
袁浚
从武汉大学被聘至中大任体育系主任。
学校发展国立中山大学校门
1952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工学院(现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学院(现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现
华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天文系由
赵却民
教授率领调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
陈国达
教授率领全系师生49人调去湖南
中南矿冶学院
(现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哲学系由系主任
朱谦之
教授率领前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由人类学系主任
杨成志
教授率领调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分别于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
南京
长沙
北京
等地报到。
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大会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新组建的中山大学由石牌迁入原岭南大学校址康乐园。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迁入了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等学校。中山大学原百子岗校址,兴办华南医学院。
1952年11月25日,调整后的新的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首次调整后的新中山大学,设有中文、外文、历史、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财政、金融、会计、贸易、企业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18个系, 另有俄文、会计、金融、企业管理4个专修科,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植物等3个研究所。
1953年7月开始第二次院系调整。
中山大学的财经、政法各系分别调至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学院、
中南政法学院
等院校。同时对图书、仪器、设备等进行了调配。中山大学图书馆原藏有前华南联合大学及广东法商学院所藏财经政法图书资料,全部调配给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
1954年,将全国惟一的语言系由中山大学调整到
北京大学
,语言系主任
王力
教授带领全系师生48人整体迁出。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现
华南植物园
)划归中国科学院管理。同时将原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广西大学
南昌大学
华中师范学院、
广东省立法商学院
等院校部分有关科系师生调至中山大学。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
1987年12月,国家教委批准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成立。
1993年开始,教育部、卫生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山大学。
1997年,进入国家“
211工程
”序列。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1年1月,进入国家“
985工程
”序列。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
中山医科大学
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12月,首批获准试办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7年, 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2009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确定中山大学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2010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中山大学(东校区)
2010年11月,中山大学医科成为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共建高校医学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7月,中山大学入选“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
11月3日,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举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动。深圳校区选址深圳市光明新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是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园之一,学校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
2017年9月,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
2018年1月,中山大学人文学科发展委员会和中山大学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成立。7月,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中山大学位列其中。8月,
中山大学农学院
正式成立。11月,中山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
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
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山大学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7月,首批入选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9月,成为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
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2020年7月10日,中山大学成为
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创始成员。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1月,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
2022年2月,中山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3所广东高校排名:中山大学踞华南第一学府,华南农大超华南师大
就近年来全国高校发展的态势而言,地理位置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的未来发展。例如河南大学向省会郑州的迁移、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圳市异地办学,都反映出高校想要克服地理区位的禁锢。
广东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省会广州市,是我国的南大门,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和吸收、借鉴外地科技、文化的区域,是我国的第一经济大省,生产总值连续数年居全国各省份首位。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并列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因此对于经济较为发达、且极具区域竞争力的广东省而言,广东省高校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考研中目标院校的优选,相对于其他省份高校而言,享有较多的实习、就业机会。那么对于广东省高校而言,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长在2022年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2022年广东省高校竞争力排名,看一看你的学校有没有上榜?仅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23所广东省高校进入榜单
据数据显示广东省共有各式高等院校160余所,包括60余所本科院校,90余所专科院校。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广东省仅有的两所原985工程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广东省仅有的两所原211工程大学。除以上四所高校之外,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为广东省的“双一流 ”建设高校。
在这份榜单中,共计23所广东省高校进入榜单,是广东省最好的23所大学,是考生和家长目标院校的优选。
中山大学雄踞华南第一学府,全国高校第15名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和广东省共建高校,是原985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创办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历经国立中山大学阶段。在2000年的高校合并浪潮中,原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由此开启其综合性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其在文科、理科、医学等相关学科为优势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工商管理两个学科获得A+,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学科获得A评分,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等10个学科获得A-评分,这样的学科实力足以支撑起其华南第一高校的头衔。在这份榜单中,中山大学居广东省高校首位,全国高校第15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好的一批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超华南师范大学,居广东省高校第4位
至2017年“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创建以来,虽然并不是原211工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一直以来都是入选的热门高校。最终在2022年的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中,华南农业大学与山西大学、湘潭大学等7所高校强势入选。在这份广东省高校排名中,华南农业大学超华南师范大学居广东省高校第4位,全国高校第54位。
另外居广东省高校前列的大学还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是考生和家长报考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一批大学。
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以上排名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呢?欢迎大家交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