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
一、实施班主任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有彼此协作互助的需要,也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在这样的集体里,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能力形成的实践者。班主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班级管理。要通过科学的制度管理、有效的民主管理、扎实的责任管理,达到提高班级凝聚力的目的。
班级的制度管理,有助于学生形成规则意识,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学生民主管理,旨在使学生懂得尊重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学生责任管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班级集体的关系中,即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充分体会不同角色中,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当然在管理过程中,老师始终是指导者,也是评价者。
当班级学生都在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时,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班级凝聚力也会不断提高。
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几个方法
二、营造良好班风,能够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的风气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营造积极的、热情的、好学的、互帮互助的、集体荣誉感强的班集体。班主任要通过正面引导的方法,以制度为保障,以评价为手段,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在日常班级事物中,班主任要处事公平,尊重学生人格,不以学生学习好坏和家庭背景优劣,而对学生区别对待。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
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积极态度的培养,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态度都可以认真和积极。
班级风气好了,班级的凝聚力会自然增强。
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几个方法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促进班级凝聚力提高的重要方法。
没有活动就没有体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方法。
要组织具有仪式感的大型活动,使学生在隆重的氛围中,体会集体荣誉感。
要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文体比赛,让学生在竞技中,感受班集体的凝聚力。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要进一步通过因材施教,给学生成长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通过活动树立学生信心,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