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如何运用情感教学上好初中历史课

如何运用情感教学上好初中历史课

发表时间:2024-07-26 02:01:37 来源:网友投稿

一、情感教学的核心

情感教学与普通的教学方法相区别的是,情感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对情感的运用,将情感融入进课堂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为什么引入情感教学

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知识结构往往比较混乱,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学生都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不能自如地归纳、总结历史概念。即便是最基本的时序性,都是很多学生无法攻克的难关。对于绝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历史的零散性远胜过整体性。而现今的中学历史课堂中,大多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但由于学生本身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以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分析和结论,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概念了。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它是由有着丰富情感的人的活动构成,在情感教学方面占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二者都是含有丰富情感因素的个体,脱离了情感的历史课程必然是枯燥无味,不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同时还将降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如何运用情感教学

(一)寻找启情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的备课的重点往往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结构、知识点方面进行设计,在课堂中,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主宰着课堂,但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知识的承载者,却不能更好得参与进课堂。所以教师若想在传统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在备课这一环节中,必须要深入体验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善于发掘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要先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设计本课的情感教学方案,让自己先被教材中的情感所打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感染学生。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单元中就可以用余光中的《乡愁》那首诗作为启情点来引入情感,让学生在这首诗歌的情感中去回顾历史上台湾问题的由来,然后再结合“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让学生主动去构建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知识框架图。所以一个好的启情点,可以很好让学生进入课堂,并且在课堂内容的展开上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历史教学中应大胆地运用音乐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之中,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导课阶段先向学生播放《松花江上》这受首歌曲: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沉郁悲怆的歌声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东北战场,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无不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在音乐所烘托出的情景氛围下,学生更能进入状态,在这一堂课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学会的可能不仅只是知识,更多的也许燃起他们的那颗爱国心。这一课的情感创设也很好的为下堂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作了巧妙的铺垫。

(三)情感教学中的语言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语言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是组织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具有独特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不会特意去关注教学语言,因而课堂就显得比较枯燥无味。但在情感法教学中,语言作为情感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情感课堂的创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艺术的运用过程中,教学人员唯有自己的真情,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情。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定会将学生带回历史的画面中去,让学生感同身受,动情动容。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有感情的朗诵清代陈澧的《炮子谣》,凝重的声音一下子把师生们的思绪带进了一个鸦片毒害、令人凄凉和痛恨的情感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

(四)巧用多媒体

历史课具有过去性,这是学习历史的一大难点。很多遥远的事件倘若单凭板书去罗列概念,不能让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也不易于学生理解。在课堂情景创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入历史情感,使学生在产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结语:情感教学法的应用,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学记》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位墨守成规的老师是不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老师才是经得起教学实践考验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笔者会继续探索历史情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在每一堂课上做到以情育人,以情唤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