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核反应和核能知识点
高中物理核反应和核能的知识点:
一、核反应
1.核反应
核反应包括原子核的人工转化、核裂变、轻核的聚变(有时把衰变也称作核反应)。在1919年,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氧17和一个质子,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用 粒子(或 或 ……)轰击原子核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质子的发现(1919年): 卢瑟福
(2)中子的发现(1932年): 查德威克
3.核反应的规律:
(1)在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2)核反应前后存在质量亏损。
质量亏损:核反应前的原子核的总质量减去核反应后的原子核的总质量的差叫做质量亏损,用Δm表示。
注意:
(1)虽然质量数守恒,但反应前的原子核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的原子核的总质量并不守恒.而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2)对于质量亏损,切不能误认为是这部分质量转变成了能量,只是质量的减少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核能
1.核能: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说明:
1、0核能与原子核的变化相联系,只有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才叫做核能。
20核能非常巨大,属于非常规能源。
30核能与原子能是两回事(原子能是原子中电子的动能和原子核与电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势能的总和)
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爱因斯坦指出,物体的能量(E)和质量(m)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或写成 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
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可以求核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