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在职硕士就业困难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在职硕士就业困难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发表时间:2025-03-15 18:04:10 来源:网友投稿

有学者提出现在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方面逐渐趋于理性,不在一味地追求高文凭,而是转向高素质的人才。李枫徐军海等才旨出用人单位人才消费观念日趋成熟,他们不愿再言目招收高学历的学生,有的单位认为本科生的可塑性、工作的热情等都高于在职硕士,而且支付的薪金还低,所以降低了单位对于在职硕士的需求。这样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压力就越来越大了。姚乃英段昆仑提到随着社会择才由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用人单位不再用高消费来装点门面,他们更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尹发跃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显示,相比较学术性的在职硕士,用人单位更加偏向于选择应用型,复合型的在职硕士。

白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在职硕士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职硕士数量每年保持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仅在职硕士招生就达31.6万人,2006年在职硕士招生更达31.6万人,到2007年,全国在职硕士的招生人数达到了42万人。从在职硕士数量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在职硕士培养的大国。但是伴随着在职硕士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在职硕士培养质量却逐渐下滑,在职硕士就业困难的问题不断显性化,在职硕士培养质量,培养机制和就业保障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市场意识不足。在职硕士培养单位作为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些在职硕士培养单位对市场上人才的需求缺乏全而而有效的认识,对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和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所以有时难以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

人才培养机制落后。我们现在的在职硕士培养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导师制。但是随着在职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这一模式培养在职硕士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现今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光靠导师一个人指导,已无法紧跟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知识更新的步伐加之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增多,必然无法而而俱到。所以部分在职硕士培养质量下降,甚至达不到质量要求成为时常出现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