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考研教学 > 为什么研究生大多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

为什么研究生大多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

发表时间:2024-07-10 23:16:45 来源:网友投稿

导师找项目给学生做,存在一种雇佣关系。

从专业来看读研读博,估计最苦逼的就是工科学生了,往往需要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工科类专业项目多,课题多,某些有本事的导师能拿到多个项目,甚至还可以和外面企业合作,拿到一些商业性应用项目。

这个时候就是导师去拿项目,拿到后就给自己的学生做,给学生一些补贴之类,导师成了“项目老板”,而学生给导师打工,师生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雇佣关系”,学生往往会把导师称为“老板”。

某些时候导师甚至会因为自己的项目需要,不让已经可以毕业的学生毕业。所以学生把导师视为“老板”,并私下里那样称呼,在工科类专业里面比较常见,而且已经“流行”多年了,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而人文社科类专业则几乎不存在那种“雇佣关系”,导师能拿到的课题往往不多,即便有课题可做,研究生也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理思路、查资料、找数据、搜文献、做计算、写论文之类的工作,一般来说不算很烦难,无需泡实验室,导师也没有多少机会给予学生多少补贴之类,所以往往是一种“正常”的师生关系,自然也就没人把导师当做“老板”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