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考研教学 > 求考研文学评论范文

求考研文学评论范文

发表时间:2024-07-12 09:11:27 来源:网友投稿

题目: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例文一: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评内容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黄亨灿)  

例文二:  跳跃的乡愁---评艺术特色  --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赵斯仪) 

例文三:  想哭不一定有泪  --评《乡愁》中的借代---评写作手法  《乡愁》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表现浓郁的乡愁。诗人独具匠心,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湾来借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等不同时期的乡愁,使之实物化。乍看起来很有些挥手自兹去的洒脱,但多读几遍,你会感觉到诗人的哭腔,你定然会被母子深情、夫妻恋情和游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动。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明诗人无时不颠沛在离愁之中;在哭,无泪,借代使之然也。(游舫)  总评:  这三篇微型文学评论,有的评《乡愁》的思想内容,有的评其艺术特色,颇合法度。它们都只抓住一点来写,角度不大,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至于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更具文学评论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标题都拟得相当艺术,也给微型评论增添风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