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电影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现实主义电影的勃兴现状
1、政策扶持度高,市场包容性强
2、艺术性呈现与内容深度的平衡
一方面现实主义的电影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其深刻性严肃性和批判性未减
二、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反思审视
1、内容过多停留于边缘主体
2、过分迎合受众导致价值迷失
3、现实主义语境下的叙事受制
这些都可以掌握好啦!也可以写一写练练哟1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井喷的原因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蓬勃发展,新旧媒体处于更替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生产信息的新兴媒体出现,新闻信息变得碎片化,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使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出现了新趋势,依托社交媒体进入了井喷式发展的时期。
1.1肆意消费的大娱乐背景下,观众渴求精神回归
近年来国内热播节目主要为娱乐真人秀,以明星为基础。综艺文化的圈层传播塑造了“全民娱乐”的拟态环境,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规则渗入电视公共空间,消费主义思潮开始掌控媒体,使客观真实的信息内容、文化让位于消费与娱乐[1]。有些节目为了争夺收视率,不惜报道低俗新闻,抢占舆论话题,但这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严重挤压了公共传媒空间,也影响了观众对主流媒体的印象[2]。过度娱乐化生成了象征符号与模因,全民狂欢,人们出现审美疲劳,渴望精神文化的回归,受众开始对现实主义电影产生需求[3]。
1.2紧贴社会热点,把握民生
2018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浙江宁波召开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对伪现实主义题材的悬浮剧进行了批判。所谓悬浮剧是指某些脱离中国现实的现实题材剧,剧中的事件、情感都没有根。表面上看剧中人物从事着和当下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但剧中充斥着无病呻吟的情感倾诉和生搬硬套的情节套路。与此同时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爆款频出,电影市场用实打实的佳作扛起了复兴现实主义的大旗。2018年上半年,《爆裂无声》的横空出世,无疑是对当代国产电影现实主义浪潮的一次延续。在《爆裂无声》中,我们可以看到与《烈日灼心》《心迷宫》一脉相承的影子,有根植本土的生活气息,有反思社会的力度,更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紧贴民生。
1.3新媒体时代的广泛传播与分享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部电影能否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取决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情况;而在新媒体时代,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甚至实现广泛分享[4]。进入web3.0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格局,传播受众由单一的接收者变为受传合一者,不断分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5]。人们在信息化时代习惯接收碎片化信息,新媒体依据独有的优势抢占先机,覆盖人们的话语圈。例如《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出现了大量的相关分享与讨论话题,电影知名度迅速提升,电影票房节节攀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