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考研教学 > 莆田话的方言研究

莆田话的方言研究

发表时间:2024-07-20 07:54:03 来源:网友投稿

(补:莆仙方言有很多入声,保留很多古汉语的词汇及发音。受宋代白话影响比较大。)莆仙话古香古色,莆仙话的一些词汇和发音如下(本人水平有限,请有能力的人补充!)改编:我是个纯正的莆田人,下面有不准的我会更改。莆仙话是很有趣的,会把一个词倒过来念,其实也不奇怪,这些都是古白话,如下公鸡——鸡(ke)公(kɒŋ);母鸡——鸡(ke)母(ou)(仙游:鸡母——keβo);客人——人(侬)(naŋ)客(kha)(仙游:nanŋau)等等以下用国际音标标识(声调1至7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食,意思是“吃”,读ɬia2。但是城里人的口语中会将其入声变成ɬiah2。另外莆田江口、山里以及秀屿区东部地区常常读成ɬie2。吼,意思是“哭”,hau3,仙游发音为haũ3。厝,房子之意,读tsʰɔu4。(引申义有家的意思)。箸,筷子之意,读ty5(莆田);仙游枫亭一带为:骹箸,读kʰɒ2li3(仙游其余地方依然是“箸”,ty5)。册,书籍之意,读ʦʰah6。鼎,煮饭用的锅,读tie3(莆田),tiã3(仙游)。铺,床铺之意,也可以是动词“铺设”,读pʰɔu1(莆仙一样)也是兴化传统的里程单位,大约合今天的五公里(十里),读pʰɔu4,上述的去声。㾏侬,坏人之意,读kai2nang2(莆田),kai2nan2(仙游)。欢喜高兴之意,读hua2i3(莆田),huãi(仙游)困,睡觉之意,城里人读kʰeng4。但是沿海有人读kʰong4。仙游是kʰuon4。另外午睡则是“歇昼”,读hø1lau4。小睡则是tʰing3。齿,1)牙齿,读kʰi3(莆田)。而莆仙话当中“牙”不指牙齿;2)喙齿,发音ʦʰuii3,仙游说“牙齿”为“喙齿”。嘻,笑,读hi2,而“笑”字读tsʰieu4。汝,第二人称,读ty3。我,第一人称,读kuo3。早期可能是读kua3,但是三个人称的读音都出现了入声化。仙游以及忠门镇南部一些地方也说【亻贡】,读kŋ3。伊,第三人称,读i3或者i1。我辈第一人称复数,读kuoh1muei4。也有读kum1muei4;仙游说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为“kŋ3”。汝辈第二人称复数,读tyh1muei4;仙游说第二人称复数你们为“tyøn3”。伊辈第三人称复数,读ih1muei4。也有说成oem1muei4;仙游说第三人称复数他们为“yøn3”。索,绳子,仙游或者莆仙交界读ɬer5,而莆田大部分都读ɬo5。洗,ɬe3。面,脸之意,读ming4。而在正体字当中有加“麦”字旁的则是ming5,面食。卵,nø5,仙游发音为nỹ5。但是周边许多地方也读ne5。衫,ɬɒ1(ɬɒ̃1),衣服。冲狂tsʰeng2korng2,tsʰyønkɒn,生气。也有说成“生火(ɬa2huei3)”,“受气”(ɬiukʰi)。天光天亮,读tʰing1kung1。先生教师、算命先生、医生都可以如此称呼,读ɬɛn2na1。学堂学校,读hah2torng2食糜,吃饭,读ɬia2ma2。此词和吃晚饭同音,但是吃晚饭写成“食暝”。食饭吃早饭,读ɬia4muei5。食昼吃午饭,读ɬia1lau4。去厝回家,读kʰoeh1lou4。仙游话中该词发音较大差异:kʰyou3,亦或有人为kʰylou3。读书读tʰah2tsy1。但是南日岛说成tʰat2tu1。仙游话则有说“读册”,读tʰat4tsʰah6(有吗???)。甚物读ɬεŋ2muei1,莆田人疑问“什么”,但是仙游话极少这样说,而且形式较多,有“huĩ1”、“huĩ4nɒʔ6”、“huĩ4nieu”(说明:单个字的什么“huĩ1”后面可以用于接续词,其余的双字的什么不能这样使用,“huĩ1”这里且写为“佪”,比如可以说“佪物乇”(什么东西),但是不能说“佪乇物乇”,“huĩ1”本字不明,但“nɒʔ6”写成乇)这里列举一个句子:普通话:“我要去吃饭。”莆仙话:“我卜去食糜。(kuo3pεhkih4ɬia2ma2)(表示去做某事的“去”发音不再是去原型的“khy”发音)【勿+会】紧,不要紧,读pɛ2ing3。白紧/罢紧,不要紧,读“pain”。蜀,莆仙话的“一”,是种比较古老的表达方式,读ɬεh2。当然莆仙话当中也有“一”的使用,读“ih5”。北京pah1king1。莆田pʰou2lɛng2或者pʰou2ɛng2。福州horh1tsiu1。开水kʰai2lui3。有时候也说“沸水”(pui1lui3)、“滚水”(kung3nui3)草猴,螳螂,读tsʰau2kau2。目珠也写成目睭,眼睛。读mah2tsiu1。【勿+使】,nai5,不必。知,tsai1,知道。也有表达成”知晓(tsai2hieu4或者tsai2hiu4)、也有埭头平海镇读,tsai2lou4“。【勿+知】,nai1,未知。也表达成”毋知(ng2nai1)”、“【勿+知】向(nai2hieu4或者nai2hiũ4)”。同上有读nai1lou4。日头太阳,读ti2tau2或者lih2tʰau2、li2au2(仙游)米,pi3。界外地区不产米,稻米缺乏,所以如果在三餐中有吃米饭会特别说成“食米(ɬia2pi3)“。阿公,称祖父和外祖父都可以,读a5korng1。阿妈或写成”阿嬷“,称外祖母或祖母都可以,读a2ma3。神经病ɬing2nging2ma5。仙游莆田人说ɬin2niu2,仙游人说ɬɛn2niu2或ɬɛn2iu2。(注:发音中的s在莆田话中发成ɬ。)在莆仙方言中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发音,在国际音标中是国际音标中的清齿龈边擦音ɬ。清齿龈边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表示该音的符号是ɬ,X-SAMPA符号则是K。该音主要见于美洲原住民语言。威尔士语是欧洲诸语中有这个音的一种语言,并因此而知名。在威尔士语这个音以“LL”这个字母来表示。在中国的苗语、壮语、临高语、黎语、粤语四邑方言和闽语莆仙语、海南话也有这个音。另在魔戒作者托尔金发明的精灵语辛达林与昆雅中也有出现,在两种语言中分别以lh和hl表示此音。普通话中发s和sh的音在莆田话中念做ɬ。清齿龈边擦音有如下特征:发音方法是摩擦,表示要让气流通过位于发音部位的狭窄通道,发生湍流。发音部位是齿龈,即以舌尖或者舌尖后的扁平面(舌叶)抵住上齿龈脊发音。发声类型是清音,意味着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本辅音是口腔辅音(口音),表示发音时空气从只从口里流出。本辅音是边辅音,气流从舌两侧流过,不从中部流过。气流特点是从肺部直接流出,而不是从口腔或喉门流出。惯用语是一种结构比较稳定,比喻性较强的短语,莆田话中的惯用语主要有三字格和四字格两类,三字格的多含贬义,结构以述宾式为主,四字格的结构和含义略似成语。以下分别例举:1.三字格的如,食三戈,又作食三先[谓占小便宜]。食大担{犹挑大梁]落大铺[犹高枕无忧]搭大船[吃大锅饭]拗手骨[不给面子]掺清水[犹泼冷水]拍嘴花[有口无心]无味道[无人理睬]以上为述宾式,也有非述宾式的,如:三月时[立场或主意不坚定如三月天气变幻无常]鱼炒虾[喻混乱]目光浅[小心眼]肺花开[开心,心情好]2.四字格的数量较多,如:三岁两秋[年龄幼小]厝边隔壁[左邻右舍]孤面独相[性格孤僻]大腔小气[言语大方,行动小气]单丁孤姓[小户人家]日曝雨沃[风吹雨打]起早冥暗[早晚时侯]张形做状[虚张声势]拉红泄白[胡说八道]困久梦长[夜长梦多]嘴歪目蹑[狡猾神态]撑戈舞手[手舞足蹈]牛筋马力[力气很大]●有人救刘寿,没人救三娘语出莆仙戏《华岳三娘》,此语比喻别人家有人去救(或帮助),却没有人来救(或帮助)自己。●陈三磨镜语出莆仙戏《陈三五娘》。陈三因爱慕五娘美色,便假扮磨镜匠到五娘府中磨镜,他故意把镜打破而赔不起,卖身为奴,这样可以天天见到五娘。此语类似“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另有其他目的。●益春留伞语出莆仙戏《陈三五娘》中一段情节。益春为五娘的丫环,此语意为借物留人。●伯喈一心挂双头语出莆仙戏《蔡伯喈》。伯喈既思念旧人又爱恋新人,此语比喻某人对两方都怀有感情,依依不舍,挂念心头。此语也意同“一脚踩两船”。●徐永年亲眼见过语出莆仙戏传统剧目《高继祖》。徐永年是高继祖的老仆人,继祖一家被害,他都亲眼看见过。此言比喻某人对某件事发生的全过程都看得一清二楚,完全可作为证人。●包龙图捉风包龙图即包公、包拯,北宋大臣,任监察御史,知开封府时,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传说一次往陈州放粮时,风吹掉了他的帽,便派差役去捉风,竟破了一个奇案。其实风是捉不住的,所以此言是比喻叫人去办的事(或找的人)是根本办不到(或找不到)的。●封神榜,无人见封神榜即古代小说《封神演义》,所描写人物能呼风唤雨,上天遁地,玄而又玄,但这些神奇人物谁也没有见过。此言讽喻某人所言乃无稽之谈,不可相信。●海瑞衙门海瑞是明朝清官,曾被捕入狱和革职闲居。万历十三年(1585年)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惩治贪污,提倡勤俭,一生为官清廉,平反许多冤狱。他病死时家无长物,由同僚出资办丧。此言比喻某人正派,家徒四壁,也称为“清水衙门”。●周坚替死,夏莲补缺周坚与夏莲是莆仙戏传统剧目中的人物。此言比喻某人作了替罪羊,某人走了好运。●程咬金三下斧。程咬金隋末从李密,任内军骠骑,密败,属王世充,后投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因功升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封宿国公,玄武门之变后,改封卢国公。古典小说《隋唐演义》写程咬金所用兵器为八卦宣花斧,虽然力气过人,但招数只有三板。此言讽喻某人本领只有二三下,无法持久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